遇到现场执法加速闯关逃逸,全然不顾乘客安全,危险驾驶一路狂飙,事故赔偿却一拖再拖。近日,交通执法部门披露两起非法网约车案例,同时提醒市民乘坐非法网约车有风险,发生交通事故或其他人身伤害后可能无法获得赔偿。
据市交通执法部门介绍,今年4月9日上午10点36分,董某利用“神州”网约车平台接单,搭载乘客前往浦东国际机场。正在T2航站楼进行非法网约车联合整治的交通执法人员及交警示意车辆停车接受检查。不料董某非但未按执法人员要求减速停靠站台,反而加速闯关逃逸,径直驶离了出发层,全然不顾车内乘客的安全。
事件发生后,机场公安分局联合交通执法部门迅速展开侦查。通过大数据分析,很快锁定了违法闯关的车辆。4月10日上午,执法部门在本市青浦区龙联路一小区内将当事人董某抓获。
记者从市交通执法部门获悉,董某及其所驾驶车辆均无营运资质,属非法客运行为,案件正在调查过程中。董某或将受到罚款1万元,暂扣驾驶证6个月的行政处罚。同时,“神州”平台为不具备资质的人员及车辆发布召车信息服务也将面临处罚。
市民苏女士反映,去年6月23日清晨5点左右,她通过“优步”平台,叫了一辆“白色比亚迪”网约车(事后查证无网约车营运资质),打算送其妹妹和外甥女前往浦东国际机场搭乘航班。由于清晨道路通畅,司机一路上不断提高车速,甚至超速行驶,并多次实施变道超车等危险驾驶行为。最终,“白色比亚迪”撞上了一辆在道路上正常进行洒水作业的洒水车,3名乘客不同程度受伤。
事故发生后,苏女士多次联系“优步”协商赔偿事宜,但“优步”一拖再拖,迟迟未给出合理的赔偿方案。苏女士反映,公司作出的赔偿方案仅为“补偿苏女士一张200元待用券。”
交通执法人员告诉记者,非法网约车绝大多数是私家车。一般来讲,私家车投保的商业险不含“车上人员险”,也就是说发生事故造成车上人员、财产损失,乘客是无法从保险公司获得理赔的。即使部分车辆投保了“车上人员险”,但由于改变车辆使用性质未向保险公司办理批改手续,按照免责条款,保险公司也是免除赔偿责任的。简单来说,乘客通过网约平台打到的非法网约车,一旦发生事故造成乘客损失,乘客无法从保险公司获得理赔,而只能按照侵权纠纷主张赔偿。但侵权诉讼的举证比较复杂,且获得赔偿的时限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