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的结构。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还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惠南小学依托“快乐活动”,继续编写“生态课程”校本教材,让学生不仅在丰富的社团活动中习得知识和技能,更把这些宝贵的经验提炼、撰写成册,供后面的社团活动使用和发展。2018年4月18日下午,学校生态课程建设(快乐活动日)项目组成员在南校中会议室召开了项目会议。会议由副校长赵爱明老师主持。
首先,赵老师感谢各位课程编写者为此项目付出的心力和劳力,集智慧于一身,开发课程,不断地完善课程。教导处储老师再次明确了教材编写的相关要求,要有实际操作性,能够给后面的社团活动做相应指导,依据教材进行教学活动;要有美观性,图画与文字相得益彰,紧密结合;要有趣味性,学生看到教材后,对于舞蹈动作一目了然,英语学习产生兴趣,朗读材料乐于实践;更重要的是要呈现知识的序列性、层次性,一步步引领学生学习。
接着,由各课程编写者交流了目前的进展状况,简述自己编写框架的目的:《快乐集体舞》课程开发者黄蔚老师设置了“好朋友、知识屋、听一听、学一学、练一练、小贴士、找朋友”等版块,由浅入深进行教学,由于要拍摄学生的舞蹈图,在图片处理上征求了大家的意见,大家讲述了不少技巧;《小小朗读者》课程开发者顾佳怡老师依据自己的版块“作品简介、诗意赏析、教你朗读、我会朗读、知识拓展”等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教材编写精美,图文并茂,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肯定,在“我会朗读”的评价环节要进行修订,使评价更具科学性、指导性,还可以增加朗读的网上链接,让学生跟着名家朗读;尤佳妮老师的《快乐学英语》令人眼前一亮,无论是教材环节的设置,还是图片的插入,达到了趣味性、层次性、实用性的完美结合。在大家的集思广益下,教材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做更深入的修改。
总之,一个引人入胜的教学题材,是吸引学生的关键;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让学生主动探究的前提;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是课堂成功的关键;一门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才能使师生都体会到教和学的无穷乐趣。教材校本课程开发路还很长,我们只处于初级阶段,任重而道远。我们相信惠小的课程编写者们定能不断完善,立足学生实际和学校现状,进一步开发出适宜学生发展、促进教师发展的校本课程,充分打造学校的课程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