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顾武)“帮助别人也要和风细雨,不能高高在上”“志愿服务必须在不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基础上进行。”3月27日上午,芷江西路街道社区志愿服务中心举行“传承雷锋情,传递志愿心”培训交流活动,邀请上海师范大学慈善与志愿服务研究中心主任张祖平教授,“祥云天使”、中国十大杰出青年金晶,为18个居民区的上百名社区志愿者解读《志愿服务条例》,传授志愿服务技艺。分享志愿服务经验。
“不时有志愿者说自己好心为受助对象服务,可对方反应冷淡,甚至不领情,举办培训活动,是为了为帮助志愿者准确掌握服务要领,把握服务分寸。”街道志愿服务中心负责人小赵向记者叙述了请志愿服务领域权威来街道的缘由。身为《志愿服务大辞典》编委、《中国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17》副主编的张祖平,向社区志愿者们详细解读了2017年12月施行的《志愿服务条例》立法的背景、过程和意义,以及条例的内容、亮点。张祖平向聆听讲座的志愿者强调,志愿服务是公益性、无偿性和利他性的,绝不能有丝毫营利行为。同时,他强调,志愿者不能因为提供的服务是免费的,而降低服务品质;碰到合情不合法的服务,也尽可能规避,以免好心办坏事。
而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最美火炬手”、“祥云天使”、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金晶志愿者工作室领衔人金晶围绕《传承雷锋精神,以志愿服务为名》主题,用大量自己组织和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事例,畅谈了献身志愿服务活动的感受。她告诉社区志愿者们,许多被服务对象有着强烈自尊心,为他们提供服务绝不能以高高在上、施舍和作秀的姿态进行,否则效果适得其反。她还向志愿者传授了如何以尊重、真情赢得被服务对象信赖的技艺。讲座结束后,志愿者们与金晶、张祖平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针对曾经发生过的志愿者将结婚用房、全部积蓄拿出来帮助他人,而自己生活窘迫的事例,金晶坦率地评论道,志愿服务也要量力而行,志愿者自身有了稳定的物质和精神基础,为他人服务就会更专心、更有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