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中路街道听民声解民忧 大力推进"六无"居村创建
2018-4-2 9:52:41发布68次查看
“底楼天井违建都被拆光了,小区看上去就清清爽爽”“占绿占道问题解决了,阿拉都盼着美丽家园改造”。日前,随着机械作业的轰鸣声,广中路街道商业一村最后一批“天井”违建被拆除,这也意味着73户居民的“私圈地”重归小区全体业主。街道也将启动后续环境修复、“微更新”等一系列工程。
从“五违四必”环境综合整治到“六无”居村创建,广中路街道多措并举、依法依规,全面推进相关工作。今年,街道结合大调研工作,深入社区听取民意,让执法、整治变得更有温度。
双管齐下消除“空中顽疾”
年初,广中路街道启动商业一村“天井”违建整治工作。工作人员在大调研的过程中发现,不少居民对鸽棚颇有怨言。除了被列在拆违名单上的“天井”鸽棚,还有更让人头疼的“空中”鸽棚。
本着发现问题就要第一时间解决的原则,街道工作人员进行了实地走访。走访中发现,倚墙建在半空中的鸽棚让人看着触目惊心,面积较大的有4平方米左右,几十只鸽子在里面时不时扑打翅膀、咕咕地叫。附近的居民被鸽毛、鸽粪折腾地苦不堪言。商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陶志刚说,业主一直坚称自己是信鸽协会会员,每一只鸽子都有身份证,根本不愿意清理。
对此,街道工作人员采取了双管齐下的方式,一方面和信鸽协会取得联系,通过协会做工作进行劝导;另一方面,街道工作人员和党员志愿者也多次上门沟通做思想工作,反复强调“能养鸽子,但搭违建不可以”。一个月不到,这位养鸽人主动拆除了鸽棚。考虑到现场安全,街道还动用了登高车、脚手架,安排工人用铁钎一点点凿开、确保墙体不被损坏,同时,用围网兜住垃圾,用了整整一天彻底解决了这一顽疾。在此带动下,小区里的其他养鸽人也纷纷行动起来。
老党员带头改善社区环境
在拆违整治的过程中,不少居民的反应,让一些抱着“啃骨头”意识的街道工作人员感到了社区的温度。
灵新小区是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旧小区,该小区靠近广灵五路的外墙空地上建有一间简易房,这处违建的主人是位85岁的老人。十几年前,他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开了这间便民服务铺,帮助居民修理小家电、铁锅、雨伞、配钥匙,既方便了居民,也能补贴家用。如今,随着老人年纪越来越大,能干的活越来越少,店铺已进入半闲置的状态。听说“六无”创建中此处被列为折除对象,有的居民一口咬定“拆不掉”。街道工作人员和居委干部抱着“啃骨头”的心情上门做工作,不料老师傅爽快地一口答应。短短一周时间,老师傅就把所有物品清理干净,小店铺被顺利拆除了。
原来,这位老师傅是一名老党员,在他看来,党员就要有模范带头作用,而且,多年来居委会对他们一家都很关心,“没理由做个钉子户阻拦小区环境改善”。自从老师傅的铺子拆掉后,汶水东路510弄不少住户也主动配合拆掉了多年的违建。
今年以来,广中路街道“六无”创建力度不断加大:拆除商业一村73户约300平方米“天井”违建;拆除灵新小区14处约100平方米违建、整治5处无证经营;整治宏凯大楼楼道堆物;拆除北宝兴路延长路口违建1500平方米……街道方面表示,将更加注重拆前消除矛盾、拆后环境修复,听民声解民忧,让更多居民从“六无”创建中得实惠、享福利。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