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虹口区, 一直以来应该算是比较低调的一个区了, 这份低调透着一丝沉淀下来的内敛, 充满厚重感,让了解它的人始终有着深深的敬意~
今天就通过一些充满回忆的老照片来和大家聊一聊虹口区,原来这片写满老故事的土地上, 竟然有这么多你所不知道的秘密。
虹口区的历史沿革虹口,因水而生, 位于黄浦江沿岸,离长江、东海都比较近,且腹地广阔,是一处重要的交通要塞。 关于虹口区的历史应该从其开埠(1848年)说起, 在这之前虹口区应该是个不折不扣的“渔村”, 1848年,也就是清道光二十八年,这里被辟为美侨居留地。开埠初期的外虹桥码头,当时在虹口架起的桥被称为虹桥。
那个时候起, 虹口就是上海和中国连接海洋、 沟通世界的重要水上门户, 水上交通非常发达~ 1850年代的上海港口
1863—1932年, 这里成为公共租界时期, 也是社会、经济、文化共同发展繁荣的时期。 1870年代的苏州河口当时已经高楼耸立,城市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1932年—1945年, 这里被日本军事占领, 自然也是经济最为萧条、破败的时期。 但是不得不提的是, 1934年,仅次于上海国际饭店的最高建筑 ——上海百老汇大厦建成,这是一幢早期现代派风格的八字式公寓结构。 外部处理与内部装修简洁明朗,外观气势宏伟。 主楼原名“百老汇大厦”,副楼又名“浦江饭店”。是上海高层建筑趋向现代主义风格早期代表。百老汇大厦
再之后不用多说啦, 真正的产业转型以及发展 自然是在1949年解放之后一直到现在, 造就了如今的虹口区~
虹口区“之最”说完了虹口区的历史,再带你看看虹口区那些不一样的“之最”! 最接地气的商业街——四川北路 虹口区的四川北路被认为是仅次于南京路和淮海路的第三大商业街, 全长3.7公里,与南京路、淮海路这两大中高端定位的商业街相比, 四川北路绝对是最接地气的。这是一代上海老克勒们最爱去的地方, 永安电影院、第七百货、一定好食品店…… 到处都藏着满满的回忆。
最浪漫的马路——甜爱路 作为上海的爱情地标, 全长526米的甜爱路大家应该都不陌生。 传说相爱的人手牵手走过这条路,爱情就会长长久久。 来这里的情侣们自然不是因为这个传说, 沉默的爱情邮筒、极有意义的爱心邮戳、两边浪漫的爱情涂鸦墙、路边温馨的咖啡馆……让踏入这里的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浓浓的甜蜜氛围~
最划算的淘货宝地——虬江路 估计除了附近的人以外, 很少有人知道虬江路, 它位于原来的闸北区和虹口区之间。这是上海比较大的二手货淘宝市场, 以电子和机械产品最多。 这里的商品鱼龙混杂,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眼光的人, 可以在其中以低价淘到很有价值的商品。 所以,没事的话你也可以来这里碰碰运气哦~
最不容错过的艺术空间——1933老场坊汇集了艺术、设计、时尚、文化、休闲等等为一体的1933年老场坊,整幢建筑朴实无华、大气而不张扬, 充分融汇了东西方特色。 聚艺术家、设计大师、教育家、企业精英于一堂, 形成了全新的创意生活体验中心,绝对是最不容错过的艺术空间~
最具文化气息的街道——多伦路 虹口区本身就是一个极具文化气息的地方, 而其中更是以多伦路文化街为“之最”。其位于虹口区著名的鲁迅公园板块内, 虽然看上去不起眼, 但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卧虎藏龙之地,二十世纪初文化界重地, 也是许多彪炳史册的文坛名流曾经工作与居住的地方。孔公馆、白公馆、汤公馆、范公馆、薛公馆都位于此,让人感到这里曾经强劲跳动的“民族魂”脉搏, 仿佛还能领略到百年上海滩演绎的民俗风情。
最靠近市中心的监狱——提篮桥监狱 提篮桥监狱是上海一座著名监狱, 因其规模宏大,历史悠久, 号称“远东第一监狱”。同时也是最靠近市中心的监狱。 提篮桥监狱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曾关押过许多著名人物, 比如汪精卫的夫人陈璧君;还有上百名日本战犯(这算不上著名人物了)。 值得一提的是提篮桥监狱 其中一幢楼房改建成上海监狱博物馆,反映了上海监狱乃至中国监狱的风云沧桑, 已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浓厚兴趣,参观者络绎不绝。
最具维也纳风情的路——舟山路 舟山路是1907年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修筑。 因为成片的巴洛克风格建筑群、一长排三层楼红砖犹太建筑等等被称作“小维也纳”。 舟山路是当时最主要的犹太难民生活和休闲的场所, 也是提篮桥最为繁华的街道之一。在鼎盛的时期,走在这条街道上, 几乎令人错以为身在欧洲。
最有名的桥——外白渡桥 外白渡桥基本上不需要多说什么了, 各大影视剧经常出现, 来上海旅游的人也几乎都会去外白渡桥看一看,说它是上海最有名的桥一点都不为过, 不但如此, 它也是大多数上海人心中的“外婆桥”~
虹口区的“中国第一”说到虹口区的哪些“中国第一”,那绝对是逼格满满的, 因为……数量实在太多啦! 你知道几个呢? 中国第一条运营铁路——吴淞铁路 1874年12月,英国人不顾清政府的反对, 在上海擅自修筑了吴淞铁路,吴淞铁路的始发站就在今河南北路、 七浦路口的铁马路菜场(现已拆除), 这条铁路虽然在第二年就被政府买回来后拆毁,但铁路这个新生事物及其所带来的经济作用 还是被清政府认识到了, 所以1898年,清政府主导建成了上海的淞沪铁路,一直运行到现在。
中国第一部电话 1882年丹麦大北电报公司 在上海开通了第一个人工电话交换所, 理查饭店(现为浦江饭店)是第一个接通的,因此中国第一部接通的公共电话诞生在虹口。
中国第一个消防瞭望塔 1888年, 虹口建造了上海历史上 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消防瞭望塔, 这座消防瞭望塔是六角形瞭望台,瞭望半径可达5公里, 从火钟楼所在地哈尔滨路2号, 可以观至控江路、五角场等地区, 现为虹口救火会~
中国第一次放映电影的公园——徐家园 1896年6月起,先为天潼路814弄的——徐家园开始放映“西洋影戏”。 徐园由商董徐鸿逵创建于光绪九年(1883年)。园内筑有十二楼、又一村和孔雀亭, 堂、榭、阁、斋俱全,结构精细。 晚间张灯结彩,增设曲会、书会等雅集。每逢元宵夜,各色烟火花炮于鸿印轩燃放, 呈现火树银花的奇景。 此外还有兰花、菊花、梅花等盛会,当时曾被誉为沪北十景之一。
第一个国人开办的新式学堂——澄衷蒙学堂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 著名的宁波商团的先驱和领袖叶澄衷在上海虹口唐山路捐置土地30余亩, 并以10万两银兴建一所沪上创立最早、声名最盛的民办学校之一——澄衷蒙学堂。是年10月快要落成时,叶氏病故, 遗命对学校事须有久远规划,其子又二次捐款10多万两继办。 1901年蔡元培曾任校长, 培养了四万余学子,其中有李四光、胡适、竺可桢、李达三、钱君陶等一大批著名人士。
中国第一盏电灯 这个第一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说在1901年,中国第一盏电灯在虹口境内的理查饭店(现为浦江饭店)点亮。 另一说法是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新中国电力五十年》大型画册(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称: 早在清光绪五年四月初八日,也即1879年5月28日, 公共租界工部局电气工程师毕晓浦(j. d. bishop),在上海虹口乍浦路一座仓库里, 试验成功碳极弧光灯, 宣告中国第一盏电灯问世。当时用7.46千瓦的蒸汽机带动自激式直流发电机, 将发出的电能点燃了这第一盏灯。但是有一点毫无疑问,它们都是诞生在虹口区!!
中国第一家正式电影院——虹口活动影戏院 如今可以说到处都是电影院,然而中国第一家正式电影院还是1908年,西班牙人雷玛斯用铅皮搭建的虹口活动影戏园人称“铁房子”,后经改建,民国8年(1919年)改称虹口大戏院,兼营电影。 这也让虹口成为中国电影放映事业的发祥地,并且后来第二家、第三家电影院也都在虹口诞生~
中国第一个公共游泳池——虹口游泳池 始建于1922年的虹口游泳池, 是目前上海历史最悠久的一座对公众开放、露天正规化、循环水流的游泳池。 其坐落在东江湾路500号, 东邻百年鲁迅公园,南倚现代虹口足球场,初名为“工部局游泳池”,后改称虹口游泳池至今。 并且,游泳池建成初期是只对外国人开放的,后来因为外国游客不多,为了增收,才逐渐地对“高等华人”开放……(忽然觉得好气有没有?)
全国第一座污水处理厂 1923年,全国第一座污水处理厂 ——上海北区污水处理厂在欧阳路建成。 学环境工程的小伙伴应该知道,这也是中国最早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厂, 在当时已经是最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了,占地0.84公顷,日处理能力为3500m, 尾水排入沙泾港。
中国第一个书局——同文书局 光绪1882年, 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近代试版印刷图书出版机构 ——同文书局在上海虹口诞生, 他是由广东人徐鸿复、徐润等人集资创办, 采用“石印”法印刷,在当时石印业中享有非常高的声誉, 可惜后来因为印书销路不广,积压渐多, 遂于1898年停办。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印刷的很多书籍,现在都成了收藏家的宝贝~
中国第一所艺术学校——上海图画美术院 1912年11月23日, 上海乍浦路上出现了一所令人瞩目的学校 ——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来改名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由乌始光、刘海粟等画家创办。 在这之前, 我们国家的学校基本都是以文化课为主。 上海图画美术院的诞生,掀开了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史上的第一页, 随之各种艺校纷纷崛起, 使当时的上海成为全国之最, 产生了国际性的影响!
中国第一份大型综合类画报——《良友》 可以说, 《良友》对老上海人的影响绝对是非常大的。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生活类大型画报, 从1926年创办之后, 便迅速风靡全球华人世界。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良友》画报, 它也是中国现代新闻史上影响力最大的画报。 你家还有这样一本杂志吗? 有的话一定要好好留着哦,说不定哪天就值钱了~
中国第一个专业足球场——虹口足球场 终于说到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了。 没错!就是虹口足球场,一百年前这里就是上海有名的虹口娱乐场, 也曾经举办了当时的第二届、第五届远东运动会。 这里是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起源地之一,解放后,历经多次扩建和重建, 现在是我国第一个专业化的足球场, 也是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甲a联赛) 上海绿地申花足球俱乐部主场。
看到关于虹口区的这么多小“秘密”, 是不是对上海这个文化重地又多了一份敬重? 无论是谁, 有时间都应该去虹口区走一走,感受文化熏陶下的厚重, 和让人倍感亲切的市井气息。 相信我,你会彻底爱上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