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多策并举 治理医院周边“医托”“号贩”顽症
2018-12-28 16:18:44发布44次查看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俗称“红房子”医院)系本市著名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与其他同等级专科医院一样,医院周边“医托”、“号贩”干扰就医秩序的社会问题由来已久,且屡禁不止。为了给患者营造一个安全有序的就医环境,黄浦通过大调研啃“硬骨头”,多策并举、多方联动,从源头治理好“红房子”医院周边环境。
通过大调研走访,老西门派出所发现,治理“红房子”医院周边环境存在两大难点:难点一,“医托”流动性和隐蔽性较强,抓获难度大,即使抓获,也往往缺乏必要的证据支撑而无从打击查处;难点二,“号贩”披着提供有偿服务的“外衣”,骗取病人信任,使警方得不到病人的配合,给案件查处设置了障碍。
针对上述难点,老西门派出所积极开展“打‘医托’、治‘号贩’”专项整治工作,并以推行“实名制挂号、实名制就医”制度为有力抓手,坚持多策并举、多方联动,努力从源头治理,全面清除治安隐患。
首先,老西门派出所加大了对辖区内“医托”“号贩”从业人员的基础排查和动态管控,同时,加强对医院周边相关警情的分析研判,注意寻找违法活动特点及规律。掌握具体情况后,针对清晨5时以后的“黄牛”出没高峰时段,老西门派出所组织夜巡警力对排队人员的身份及排队事由进行核查,并对其中可疑人员带所继续盘查。
其次,老西门派出所加大了监控打击力度。将“红房子”医院周边道路监控上升至“重点级”,实行24小时监控和实时预警响应,为及时开展打击查处提供有效支撑;同时街面巡逻力量将“红房子”医院作为巡逻“必到点”,每天进行三次以上的现场巡查。近日,派出所夜巡警力通过布控守伏并与社区、治安警力紧密联动,先后成功抓获、查处“号贩”2人、“医托”1人,有效打压了此类违法犯罪。
要将“医托”“号贩”从源头根绝,关键还在于常态长效管理。为此,“红房子”医院建立“黑名单”制度,将曾被黄浦区打击查处的“医托”“号贩”信息定期进行梳理汇总。医院还强化以居民身份证、居住证、社保卡等个人身份证明为凭证的“实名制”排队挂号和“实名制”验证就医制度,同时,由派出所治安窗口配合医院,为未携带有效身份证明的病人核查身份并出具相关证明材料,堵塞倒卖挂号中间凭证的漏洞。
老西门派出所也以“大调研”专项活动为契机,以社区警情通报会为平台,定期开展民意征询和成效评估,同时通过随机走访、听取医患人员意见、建议,科学调整方式、方法,有力推进打击工作常态长效。此外,还会同医院不定期开展现场宣传,在进一步增强群众自我防范意识的基础上,鼓励群众通过“平安西门”公众微信号、微信警务室等各类渠道举报违法线索,营造起全民抵制“医托”“号贩”的良好氛围。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