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黄浦为就业、维权困难群体提供优质、专业、高效的服务

2018-12-28 16:18:38发布52次查看

今年以来,黄浦区就业促进中心和黄浦区法律援助中心通过大调研,进一步了解群众需求,主动出击,为就业、维权困难群体提供优质、专业、高效的服务。中心在对他们的个人情况、创业理念、困难和需求进行了充分调研之后,为他们精确匹配创业导师,并对接政策、资源、平台等,成为残疾人创业者走向成功之路的强大助力。
  你的创业、就业梦想,我们帮你实现
  黄蓓玲是一位性格开朗的残障女孩,一直梦想着有一家属于自己的花茶店,但长期以来滞步于货源和茶艺难题。区就业促进中心和她进行了深度沟通,并促成她和黄浦区创业导师王晓成功结对。王晓是一名技艺精湛的茶艺师,和黄蓓玲结对之后,她利用自己的工作资源和技能优势,不但解决了黄蓓玲的货源问题,还在冲泡技艺和市场运营方面给予了悉心指导。黄浦创智学院还将黄蓓玲吸收为电商特训班的学员。在多方助力下,黄蓓玲的梦想得以实现,她创立的网店“黄玫瑰的花茶店”已经上线。
  夏丽嬿有着听力障碍,她创立的“燕子老师甜甜坊”在区就业促进中心的帮助下,参加了第三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并且在上海赛区杀出重围,在全国决赛中获得了专项组优秀奖。她说:“这一路,我遇到了许多无法破解的难题,是黄浦区就业促进中心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支持,帮助我调整心态、重树自信、破解难题。”
  记者从区就业促进中心了解到,2018年,为切实了解长期失业青年在求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区就业促进中心在首席职业指导师的引领下,与街道联动,通过调研、分析,决定将就业服务下沉到社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职业指导活动,力求将职介服务更贴近社区和求职青年个性化需求。
  同时,中心还成功推选了35名“乐业上海”就业服务专家志愿团的成员,让他们以各自的资源为着眼点,渗透和融入到为就业困难青年的服务中来。他们有的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或结合自身所在行业特点,有的则从第三方的立场为就业困难青年进行心理建设,助其找准职场定位。每一个观点、每一次沟通,都让参与活动的青年受益匪浅。
  据统计,截至今年11月,黄浦区就业促进中心共组织街道指导活动97场,参与指导的求职对象410人次,同时对220名青年开展一对一专门指导;共帮助431名长期失业青年实现就业,同时对他们进行就业后的回访工作,确保他们不仅实现就业,而且能稳定就业。
  案件无大小,件件千斤重
  2015年1月,居民王某在过马路时,因一场突如其来的事故,造成颅底、左股骨、左腓骨等部位骨折,以及创伤性蛛膜膜下腔出血、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等,先后在多家医院进行了长期辗转治疗,其中住院治疗长达260天,门诊治疗十多次。因该事故受到的伤害,王某无法继续从事先前的工作,再加上庞大的后续医疗、生活开支,经济状况陷入困境。
  2017年10月,王某来到区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中心指派上海都邦律师事务所的周梅律师承办此案。然而,王某由于交通事故造成了器质性的精神障碍,思维混乱,认知及行为能力受限,其陈述与客观事实常常自相矛盾,给周律师收集相关证据、助他索赔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周律师毫不气馁,经过多次调研、反复确认,终于从多个渠道掌握了王某的工作信息、收入状况、交金情况、专业技术资格等重要信息,以及事故发生后王某的住院治疗情况及其他相关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了整理分析,为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提供了帮助,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2018年9月7日,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作出了相应的判决,王某的大部分诉求和主张获得支持,并且上诉期满后,双方当事人均未上诉。
  案件无大小,件件千斤重。据区法律援助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心通过大调研发现,有相当一部分需要法律援助的人群,因各种客观原因导致没有及时申请法律援助。因此,中心工作人员主动出击,通过与区劳动仲裁、妇联、老年基金会等部门合作,不断扩大受援面:每周二、周四下午设立中心驻劳动仲裁接待窗口,开展法律咨询并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群众当场受理案件;设立周二、周五下午的区妇联驻中心接待窗口,设立双周四“五老”法律援助服务接待窗口,对年满80周岁、肢体残缺行动不便、身患重病卧床不起的法律援助申请人,安排工作人员及律师上门服务,积极维护妇女儿童、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为了给广大群众申请法律援助提供便利,中心还开通了网上预申请渠道,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网上预申请业务。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