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兵法之家校有效沟通——上海市北海中学班主任心理专题培训
2018-12-28 0:00:00发布89次查看
2018年12月18日下午, 北海中学班主任心理专题培训在二楼多功能厅拉开了帷幕。主讲是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德育与师德研究部的张俊老师,他是教育心理硕士、中学教育心理专业高级教师、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常务理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上海市(中级)学校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
张老师先用一个“边说边做”热身游戏开始,使大家很快能够进入主题。接着张老师用一个德育小案例——“撤职”背后的沟通之道,小故事给我们很多思考。班主任在建立微信群的时候,是否应该先制定群规,约法三章?是否该与任课老师加强协调,建立“班级合伙制”共同促进与协商事物,携手育人?张老师还给我们引入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概念:班主任合伙人,即教师团队在班主任协调下合力育人,利用各科学科优势对学生的学习探讨、活动设计、兴趣发展、心理调适、人际交往进行指导,共同携手促进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人。这些小建议在班主任工作中都给予老师们很效的指导。
什么是家校有效沟通?张老师给出了具体操作方法:
家校有效沟通——审时度势, 掌握规律
知道说什么——明确沟通的目的
知道什么时候说——掌握好沟通时间
知道对谁说——明确沟通对象
知道怎么说——掌握沟通方法
家校有效沟通——察言观色 洞察人心
有效沟通是要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包括文字、语调及肢体语言进行沟通。而我们要学的就是透过对这些沟通语言的观察、表达,有效地通过他们沟通。
家校有效沟通——开放建设,专业指导
张老师通过一些小游戏来让老师们切身体会到,人与人沟通中肢体语言的重要性。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一条完整信息包含35%的语言信息和65%的非语言信息。身体离头脑越远的部位,越能真实地反映人的本意。人际互动式时,从解读身体语言得来的信息,往往比话语还多。
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霍姆林斯基曾说,不懂心理学的教师不是一位好教师,掌握心理学知识是成为一位优秀教师的重要条件。教师学习心理学,受益的不只是学生,还有老师,让家校沟通无障碍,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短短一小时的专题培训,大家都意犹未尽,生动的案例、清晰的概念、实用的技巧,让聆听者收获满满。
普陀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