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狮表演、城隍出巡、花轿巡街……4月28日,第七届上海民俗文化节暨“三月半”圣堂庙会在三林开幕。
当天,三林老街人山人海。街上有各种非遗项目展示,有三林本地的瓷刻、标布,还有高桥松饼、下沙烧卖,以及其他区的颛桥剪纸、罗店彩灯等,引得不少游客驻足欣赏。传统特色的龙狮随着锣鼓声在水上舞台起舞,河道里,龙舟伴着节奏划过。
而作为每届民俗文化节的看点,彩船巡游吸引了在场游客的关注。当天,共有5艘彩船先后亮相,分别是“上海风情”,以及高桥、新场、川沙和三林的“魅力”彩船。
据悉,本届上海民俗文化节以三林“筠溪小镇”被列为上海市特色小镇试点为契机,探索创新“社团联手、古镇联合、文化联动”办节机制,汇聚展示上海古镇及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特色的民俗文化,融合上海城市多元文化发展,展示海派民俗文化魅力,共同打造“民俗大观园、非遗嘉年华”文化交流与市民体验平台。
本届上海民俗文化节设置了多个项目,包括圣堂庙会、非遗展示、民俗展演、艺术展览、行街表演、花船巡游等。其中,非遗展示包括浦东“一镇一品”和各区非遗精品等内容,游客不仅可以零距离观赏舞龙舞狮等民俗技艺,还能亲口品尝全市“舌尖上的非遗”。此外,本届上海民俗文化节还设置了现代企业文化板块,三林区域内不少企业在老街展示各自品牌文化。
文化论坛是历届民俗文化节的重头戏。第七届上海民俗文化节继续围绕“古镇开发和非遗传承”这一主题,邀请文化主管部门领导、民俗文化专家学者、古镇建设单位代表等,展开研讨,发表真知灼见,为古镇开发建设和非遗传承发展集聚智慧。
三林镇党委书记张立新说,三林致力于打造文化名镇,包括舞龙、刺绣、本帮菜在内的三林“三宝”“三绝”和“三特”已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目前正加快实施三林老街开发建设,努力将其打造成民俗文化的展示平台,做亮民俗文化品牌、做大民俗文化产业,助推上海文化品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