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下午,上海戏剧学院黄意明教授受邀来到宝山中学做《中国古诗词中的人生哲理》讲座。黄意明教授,在上海戏剧学院长期担任文艺美学的教学工作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工作,对美学、民俗学和哲学均有一定程度的造诣。
黄意明教授的讲座,吸引了宝中高一高二的学生,语文教研组的老师及部分其他学科的老师。黄意明用了一个半小时,就古诗词中的人生哲理这一话题与老师和同学们做了亲切畅快的交流。
黄意明教授列举了九首蕴含丰富哲理、启迪人心的古诗,通过诗情去感受哲理。如《行宫》中,通过联想,感受象外之象与象外之意,从而了悟盛衰之理。《春日》中,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到儒家经典中寻春,格物致知,读书明理。《饮酒》中,物我两忘、得意忘言的境界让人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他的分析都精辟深邃入情入理。
这次讲座让师生们受益匪浅,让我们再一次深刻认识到了古诗词的非凡魅力。古诗词语言凝炼意象丰富,底蕴厚重音韵优美,意境悠远含义隽永,充满了哲理意味。古诗词对于陶冶青少年的高尚情操,培养青少年的审美情趣,鼓舞青少年奋发有为有着重要意义。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古诗词教学有益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引导学生获得美的熏陶,提高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