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长宁民生领域"优质+均衡"计划图解

2018-3-30 10:20:52发布71次查看

发展目标
  ●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教师专业素养有效提升
  ●学校办学水平整体提升
  任务措施
  一、回归本源,营造良好教育生态
  1.遵循成长规律,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2.聚焦教学质量,实施课堂工程;
  3.加快信息技术建设,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
  二、优势互补,探索区校合作办学
  1.整体设计,贯通学段;2.科研引领,提升内涵;3.专业支持,助力高端。
  三、积蓄后劲,推进“三好两优”系统工程
  1.立足“成长指标”,着力“好校长”培育;
  2.确立“导向指标”,引领“好学校”建设;
  3.依托“三级六层”,完善“好教师”培养;
  4.开展“主题研讨”,促进“优势学科、优秀团队”建设。
  四、顺应未来,促进基础教育多样化
  1.推进基础教育国际化建设;2.规范民办学校办学秩序;3.规范教育培训市场秩序。
  五、融合共生,完善组群发展机制
  1.完善“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模式;2.完善“新优质学校集群发展”策略;3.完善“教育对口支援”机制。
  医疗卫生计生“优质+均衡”三年行动计划
  行动目标
  围绕长宁区“国际精品城区”建设的奋斗目标,至2020年底,基本建成与之相适应的医疗卫生计生服务体系,基本医疗卫生更加优质、均衡,医疗服务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居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任务举措
  1
  优化布局,实现资源更均衡
  ●加强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础建设;
  ●优化4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布局和功能;
  ●建设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提升传染病疫情监测预警能力。
  2
  创新发展,实现医疗更优质
  ●加强上海市同仁医院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深化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综合改革;
  ●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初步建设成为区域康复诊疗中心和“治未病”健康诊疗中心;
  ●提升长宁区妇幼保健院医教研综合能级;
  ●提升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医教研综合能级;
  ● 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服务品牌和特色;
  ●深化“1+(1+n)+(1+m)”分级诊疗协同模式。
  3
  深化改革,实现服务更到位
  ●均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人群,优化签约服务内涵;
  ●加快区域老年医疗护理服务体系建设;
  ●建立“医防融合”的慢病综合防治体系;
  ●提高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和规范化水平;
  ●推进妇女儿童全程化健康服务与管理;
  ●深化治未病健康服务工程建设;
  ●加强家庭发展服务能力建设。
  养老“优质+均衡”三年行动计划
  行动目标
  1.养老设施布局更加优化;
  2.养老政策体系更加完善;
  3.养老服务供给精准高效;
  4.养老服务质量明显提升;
  5.养老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和满意度逐年提升。
  主要举措
  1
  加快养老设施建设
  ●大力推进公办养老床位建设;
  ●增强多元化机构养老服务有效供给;
  ● 2018-2020年新增养老床位1100余张。
  2
  优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开展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
  ●完善街镇综合服务圈: 2018年底,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实现街镇全覆盖。
  ●完善社区托养服务圈:到2020年,累计建成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37家、长者照护之家12家,探索推进失智老人照料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居民区活动圈:加强标准化老年活动室建设,2020年实现各居委会全覆盖。
  ●打造邻里互助圈:建成示范睦邻点100家。
  ●打造居家生活圈:为高龄独居老人安装烟感报警装置5000户;完成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室适老性改造300户;推进老旧小区安装电梯工程;“银发无忧”保险全覆盖。
  3
  深入推进医养融合发展
  加大护理床位建设力度
  ● 2018-2020年新增护理床位1964张;
  ●“十三五”期末护理床位达户籍老年人口1.5%的目标。
  推进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融合发展
  ●推广社区卫生站、护理站、居家养老服务站“三位一体”医养结合综合体模式;
  ●在养老服务机构中推广中医药健康养老知识和适宜技术。
  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家庭医生“1+1+1”签约老年人有效服务率大于等于70%。
  4
  加快智慧养老建设
  围绕国家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基地建设,
  重点推进两项工作
  ●建立科技助老信息平台;
  ●推进人工智能与养老服务结合。
  5
  推进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
  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开展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
  ●委托第三方对进行综合评估督导;
  ●推动养老机构参与等级评定。
  强化安全监管
  ●做好食品、药品、消防等安全工作;
  ●加大存量养老机构消防设施改造力度;
  ●加强日常应急演练,提升老人自救能力。
  持续推进标准化建设
  ●实现养老机构标准化建设全覆盖;
  ●推进社区为老服务设施标准化建设与运营管理。
  6
  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完善老年教育体系
  ●实施老年人学习场所倍增项目;
  ●推进养教融合发展;
  ●完善老年教育课程体系;
  ●培养老年人独立、持续学习能力;
  ●打造新型社区教育数字化模式。
  完善老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加快老年文化设施建设;
  ●落实各级各类公共文化阵地向老年人开放;
  ●打造“文化为老”系列品牌;
  ●支持老年群体广泛参与群文赛事;
  ●创新公益性文化项目招投标机制。
  完善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构建“15分钟体育健身圈”;
  ●加强老年健身团队建设;
  ●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对老年人科学健身的指导;
  ●开展防跌倒和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运动干预。
  7
  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
  ●完善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体系;
  ●加强对养老服务机构开展长期护理服务的行业管理;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供给。
  8
  加大队伍建设力度
  完善养老服务人才教育体系
  ●推进与国企及各类民营培训机构合作办学;
  ●鼓励养老从业人员参加学习教育。
  实施养老服务人员能力提升计划
  ●支持实训基地建设;
  ●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课程;
  ●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和竞赛;
  ●支持养老服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及培训。
  加大养老服务人员就业扶持和激励
  ●研究并制定养老行业就业补贴、激励政策;
  ●鼓励养老服务行业吸纳本市劳动力就业。
  9
  加强老年维权和优待
  ●广泛宣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政策法规;
  ●建立健全涉老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推动各方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完善老年优待政策;
  ●加强对困难和特殊老年群体的关爱;
  ●落实各项为老服务政策;
  ●开展涉老典型案例巡回审判。
  10
  加快发展老龄产业
  ●创新养老服务供给模式;
  ●鼓励国企提供养老服务;
  ●加快引进优质为老服务企业;
  ●扶持为老服务社会组织发展。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