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菜鸟到老手,从入职到退休,工龄影响着员工的工资、休假等权益。
但是,很多职场人并不知道,有些情况下,不在岗也能算工龄。一起来看看。
哪些情况属于不在岗
不在岗职工原则上属于某单位职工,但因单位或者个人原因(如个人停薪留职、下岗、休班、事假、病伤产假等),却又未从事实际工作的职工。
什么情况下,不在岗也能算工龄
1、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在职人员考取国内硕士生,学习期间计算工龄。
在职人员出国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回国工作后,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也计算工龄。
2、出国进修人员和访问学者,在批准出国留学的期限内,国内工资由原单位照发,国内计算工龄。
公派出国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获得博士学位后,在批准的攻读博士学位期限内,国内计算工龄。
3、自费出国留学的“海归”,出国前的工龄与回国后工作时间可累计为工龄。
4、职工因工负伤停止工作医疗期间,全部计入本企业连续工龄。
5、职工因患疾病或非因公负伤停止工作的医疗期间,在6个月内的,计入本企业连续工龄,超过6个月的部分不计入连续工龄。
6、对于井下、高温等特殊工种,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从事特殊工种的工作年限折算工龄问题的函》(劳社厅函〔2000〕143号)作了相关规定,特殊工种的工作年限是否折算工龄和视同缴费年限,可根据本省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7、职工停薪留职期间、留用察看期间,计入本企业连续工龄。
1、工资
在现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结构中,部分津贴、补贴会受工龄差异的影响。此外,目前部分民营企业为增强员工归属感,设立了工龄工资。
2、带薪年休假
职工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3、医疗期
依据工龄的长短,劳动者可以享受到3个月到24个月的医疗期。
4、病假工资
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在6个月以内的,企业应按下列标准支付疾病休假工资:
连续工龄不满2年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
连续工龄满2年不满4年的,按本人工资70%计发;
连续工龄满4年不满6年的,按本人工资的80%计发;
连续工龄满6年不满8年的,按本人工资的90%计发;
连续工龄满8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100%计发。
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超过6个月的,由企业支付疾病救济费:
连续工龄不满1年的,按本人工资的40%计发;
连续工龄满1年不满3年的,按本人工资的50%计发;
连续工龄满3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病假工资=(计算基数/21.75)×计算系数×病假天数。
5、经济补偿金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6、养老金
工龄是用于计算退休金等福利待遇的一项重要依据。一般情况下,被确认为几年工龄,视同缴纳几年社保,工龄越长,享受的福利待遇越高。
7、对部分劳动者的特殊保护
对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劳动者,用人单位不能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规定的原因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工龄的增长,也就意味着:
上海人腰包里的钱也增多了!
工龄的好处远比你想象中的要多很多!
所以上班族们千万别小看了他。
我相信这里很多人都是一知半解的吧,
今天就全部安利给你们,
旁友们可要好好消化一下了!
什么是工龄?
工龄,指从事脑力或体力劳动,以工资收入为其全部或主要生活资料来源的工作年限。一般来说,每工作一年,就形成一年工龄。
从菜鸟到老手,从入职到退休,工龄长不仅代表着经验丰富、资格老,他还实实在在地影响你的收入!
工龄分为两种:一般工龄和本企业工龄
一般工龄:就是职工从事生产的总的工作时间。与一般工龄直接相关的是缴纳社保的年限。一般情况下,工龄越长,参加社保的年限就越长,个人累计的养老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就越高,退休后领到的养老金就越多。
连续工龄:也被称为本企业工龄,是指工人、职员在本企业内连续工作的时间。连续工龄与我们所在企业的带薪休假、病假工资及医疗假期、离职补偿等待遇息息相关。
以下五种情况计入“本企业工龄”
1、企业转让、改组合并,原有职工仍留企业工作的,其在转让、改组合并前的工龄计入本企业工龄;
2、职工因工负伤停止工作的医疗期间,全部计入本企业工龄;
3、职工因患疾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的医疗期间,在6个月内,计入本企业连续工龄;
4、超过6个月病愈后仍未回原企业工作的,除超过6个月的期间不计入工龄外,其前后本企业的工龄仍应合并计算;
5、职工留职停薪期间、留用察看期间,计入本企业工龄。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年假具体计算方法为: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需要注意的是:工龄的计算是从入职的第一天算起的,试用期也包含在工龄时间内的,工龄和试用期的时间长短没有关系。
而且,上述法律规定只是最低标准,民营、私营企业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
有的单位会根据职工的工作年限来确定基本工资。
比如
制定15年以下工龄基本工资为2000元;
15年工龄2300元;
20年工龄2500元;25年工龄2800元;
30 年工龄3000元;
40年工龄3500等类似标准。
多数单位的工龄工资政策呈线型,即确定x元/年的分配标准,员工实际所得工龄工资=工作年限×分配标准。
有的单位还规定了工龄工资的起拿年限,即工作满几年计发。
工龄工资计算标准是
在本公司连续工作满一年的员工每月工龄工资为50元;
在本公司连续工作满2年的员工每月工龄工资为100元;
在本公司连续工作满3年的员工每月工龄工资为150元;
在本公司连续工作满4年的员工每月工龄工资为180元;
以此类推,之后在本公司工作每增加一年,每月工龄工资相应增加30元。累计10年封顶。
病假,是指劳动者本人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企业应该根据劳动者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一定的医疗假期,且要发放工资。
请了病假后,用人单位还是要照发工资,只不过工资比例会有所不同,工龄在这里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职工疾病或非因公负伤连续休假在6个月以内的,企业应按下列标准支付疾病休假工资:
职工疾病或非因公负伤连续休假超过6个月的,由企业支付疾病救济费:
经济补偿金是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上的补助。也就是如果用人单位提前解约,该赔付多少补偿金的问题。这个时候就要看你在该用人单位的连续工龄了。
连续工龄
不满六个月的,需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满六个月但不满一年的,补偿一个月工资;
之后每满一年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
根据《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个人累计缴费年限越高,则计算的基本养老金越高。
工龄是用于计算退休金等福利待遇的一项重要依据。一般情况下,被认为几年工龄,视同缴纳几年社保,工龄越长,享受的福利待遇越高。
一般来说要交满15年,到退休的时候才能终生享受养老金,所以想拿养老金的职工,请务必在自己退休前15年就开始交。
许多企事业单位的退休金标准也会参照职工的工作年限。
比如
有企业规定——
按照工龄,每工作一年100元;
依此类推工龄10年的退休金是1000元;
参加工作20年的退休金是2000元;
参加工作30年的退休金是3000元;
工龄40年的退休金是4000元;
不分高级工,中级工,还是普通工人;
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公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医疗期是企业不得因员工生病或其他法定原因而不再雇用的保护期间。
这个期间与劳动者的实际工龄以及在本企业的工龄有关。依据工龄的长短,劳动者可以享受到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凡不符合退休退职条件,而获准出境定居的在职职工,出境前应书面报告原工作单位或隶属的管理机构,并办理有关离职、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终结养老保险关系等手续,原工作单位可发给其一次性的离职费。
其标准是
1.连续工龄满一年至十年的,每年工龄发给一个月的本人标准工资;
2.连续工龄十年以上的,从第十一年起,每满一年工龄发给本人的一个半月的标准工资;
3.连续工龄不满一年的,按一个月计发,但发给离职费的总额,以不超过本人二十四个月的标准工资为限。
职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30天;
未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如果因为工作需要,本单位当年不能给假期,或者职工自愿两年探亲一次,可以两年给假一次,假期为45天;
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每四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
对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劳动者,用人单位不能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规定的原因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所以,法律对于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时间长,且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这类相对就业能力较低的劳动者,予以了特殊保护。
和我们的工资、养老金、年假等福利息息相关!
然而,还有很多胖友会问:
既然“工龄”对我们如此重要,
那么我自己的工龄到底如何计算?
如果期间出现工作时间间断又如何解释?
来来来,旁友们听道哥来慢慢说!
三种计算工龄的方法
1
连续计算法,也叫工龄连续计算
例如,某职工从甲单位调到乙单位工作,其在甲、乙两个单位的工作时间应不间断地计算为连续工龄。
合并计算法,也叫合并计算连续工龄
是指职工的工作经历中,一般非本人主观原因间断了一段时间,把这段间断的时间扣除,间断前后两段工作时间合并计算。
如精简退职的工人和职员,退职前和重新参加工作后的连续工作时间可合并计算。
工龄折算法
从事特殊工种和特殊工作环境工作的工人,连续工龄可进行折算。
如井下矿工或固定在华氏32度以下(约17摄氏度)的低温工作场所或在华氏100度以上(约38摄氏度)的高温工作场所工作的职工,计算其连续工龄时,每在此种场所工作一年,可作一年零三个月计算。
在提炼或制造铅、汞、砒、磷、酸的工业中以及化学、兵工等工业中,直接从事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职工,在计算其连续工龄时,每从事此种工作一年,作一年零六个月计算。
然而除了这些基本的常识外
这里还有两个问题是学生问的最多的
现在道哥也来为大家一一解答下!
问题1:“海归”如何算工龄?
随着“海归”的日益增多,回国工作的留学人员的工龄如何计算也成为他们关注的问题。对此教育部有关管理部门作出以下解释:
海归工龄
1.公派出国进修人员和访问学者,在批准出国留学的期限内,国内工资由原单位照发,国内计算工龄。公派出国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获得博士学位后,在批准攻读博士学位期限内,国内计算工龄。公派出国攻读学位的在职人员,在学习期限内的国内工资待遇按国内同类人员的有关规定办理。
2.公派留学人员,凡是由原单位发放工资的,其在批准的国外延长学习期间的国内工资照发。未经批准逾期不归的,一年内停薪留职,一年后是否保留工职,视不同情况由派出单位决定。
3.在职人员获准自费出国留学的,从出境的下一个月起停发工资,保留工职一年。
4.在职人员自费出国留学回国工作后,出国前工龄可以保留,并与回国后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工龄。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参加工作的,其在国外攻读博士学位的年限在国内计算工龄,工龄计算办法与公派留学人员相同。
5.在职人员出国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回国工作后,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也计算工龄。
先来举个栗子:
小李是本科毕业后直接保送读研究生的,现在研究生毕业工作两年了,最近他向单位人事部门提出休假的申请,单位规定,工龄有1~5年可以休5天,五年到十年可以休10天。小李本以为可以申请到10天,可是人事部门只给了他5天的休假,给他的解释是读研究生期间不能算工龄。他很郁闷,“我读研那三年为什么不能计算工龄呢?我有个同学是可以的,算三年工龄。”
所以,读研期间到底算不算工龄呢?
专家分析,高等学校毕业后直接考取研究生的,在研究生学习期间确实不能计算工作年限。
不过如果是在职人员考取研究生的,学习期间可以计算工龄。小李的同学应该是工作了一段时间再考取研究生的,所以他的学习期间可以算工龄。
工龄,无论是对在职的职工
还是对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来说,
都是不能忽视的重要工作福利!
所以道哥建议,
想要获得“工龄”最好的办法就是:
人人都有年假可休、人人都有钱可拿,
并沉迷于工作无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