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法院近期审理了一起关于女性的案件。年轻姑娘林某经人介绍,使用别人的身份信息办理了高额的整形美容贷款,分文未还。因涉嫌贷款诈骗罪,林某被长宁检察院提起公诉,追究刑事责任。让小编带你看看,年轻的林姑娘,到底是为何犯下如此错误的。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随着韩国整容风潮的盛行,国内的整形美容事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然而整形美容竟然会和骗贷联系在一起,你能想到吗?
在这支整容大军中,20岁左右的年轻女子占了绝大比例,她们多为学生或初入职场的低收入人群,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因此难以负担动辄上万的整容费用,于是作为消费贷款的一个分支,医美分期应运而生。
医美分期产生的本意是为了缓解爱美之人的资金压力,令前往医院的用户不必一次性支付大笔的医疗费用,而可以选择分期付款。金融平台直接将钱打到医院账户,用户再分期还款给金融平台,并支付一定的利息。额度一般从几千到十万不等。 然而在现实操作中,总不乏别有用心之人,企图利用这种创新金融平台的漏洞不劳而获。
林某,19岁,没有固定工作。对自己的外貌不够满意的她,希望通过整容傍一个大款,找一个好归宿 。
2016年10月,林某在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外号“鬼鬼”的医院中介,交谈中,鬼鬼得知林某长期冒用a某的身份证进行活动,包括登记住宿,办理银行卡,于是便怂恿林某用a某的身份使用百度医美分期“百度有钱花”。
由于林某冒用他人身份,即便不还钱,百度也追讨不成。听了鬼鬼的方案,林某虽然有一点顾虑,但还是申请了医美分期业务,并且在院方建(hū)议(yōu)下,进行了割双眼皮、隆鼻、面部削骨、隆胸等多个美容项目,总计从百度贷款十余万元。
贷款之后,林某从未还过一分钱。催讨人经多方调查发现,a某系被人冒用身份申请的医美分期贷款,于是立即报警。公安机关将林某抓获后,其供认了在鬼鬼教唆下,冒用他人身份申请医美分期拒不归还的事实。
林某的父母虽然并不富裕,但为了挽救年轻的女儿,向亲戚朋友举债,偿还了十多万元的贷款,取得了贷款公司的谅解,希望能够减轻对林某的处罚。案件在经过今天的庭审后,将择期做出判决。
林某不仅面临着犯罪带来的法律后果,也承受着整形后的痛苦。她说,距离手术已经一年多了,早就过了恢复期,但她的胸部仍然会疼痛,双眼皮的疤痕明显,填充过的额头摸着疙疙瘩瘩的。
本案作为“医美分期”陷入骗贷风波的个案,仅仅只是冰山一角。在利益的驱动下,有些美容医疗机构、中介人或是有整容需求者企图利用这种创新金融平台的漏洞不劳而获。在政府重拳出击规范整顿小额贷款公司的同时,爱美人士也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不要轻易尝试非正规机构的“医美分期”,莫因贪一时小利,陷入犯罪泥沼。
来源 |长宁区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