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英国超市禁向儿童卖功能性饮料!魔都孩子仍可买!然而,过量饮用了会…

2018-3-13 5:52:59发布59次查看
  日前,一大波英国超市宣布,将禁止向16岁以下青少年出售功能性饮料,这是出于对高含糖量和咖啡因的担忧。近年来,包装新潮、味道香甜的功能性饮料受到年轻消费者的欢迎,其中不乏大量儿童。
晨报记者 | 徐妍斐
周到君走访沪上超市卖场发现,功能性饮料被归类在普通的“饮料”货架上,除保健食品外包装可以找到不适合少年儿童饮用的标注外,其余营养素饮料、运动饮料均无提示。
华东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谢华表示,功能性饮料中的高糖和咖啡因,可能影响儿童的成长发育。然而,许多家长和儿童并未充分认识到功能性饮料对于儿童的负面影响。
如今,功能性饮料在全世界都很流行。去年,全球各地就有超过500种功能性饮料上市。有些年轻人对功能性饮料十分痴迷,甚至有的年轻人以一口喝干的方式狂灌功能性饮料,并把整个过程拍成短片上传到youtube视频网站。
据人民网等媒体报道,最近英国一批大型超市采取行动,asda、waitrose、tesco和co-op等超市将限制每升含有超过150毫克咖啡因的功能性饮料出售给16岁以下的人群。co-op超市表示,他们意识到孩子们“越来越关注能量饮料的消费”。co-op、aldi和lidl在3月1日开始实行这一禁令,而morrisons、
waitrose、asda和boots则在3月5日开始实施。tesco则要到3月26日才会实施这一禁令。
大型医药美妆连锁企业boots是第一家非超市类引入禁令的大型零售企业。boots的一位发言人说:“帮助我们的顾客过更健康的生活一直是我们的核心目标。我们听取来自公众对于功能性饮料的关注,担心年轻人过多摄入这些高糖和高咖啡因的饮料。”
红牛、无情(relentless)、怪物(monster)和摇滚明星(rockstrt)等功能性饮料越来越受欢迎。相对于成年人,这些饮料在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中更受欢迎。
英国的相关行业标签指南规定,每升含有超过150毫克咖啡因的软饮料必须对其高咖啡因含量提出警告,并说明不推荐给儿童服用。并且不建议儿童、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及对咖啡因敏感的人饮用。
过量饮用或影响儿童发育
那么,什么是功能性饮料呢?
在中国软饮料分类标准中,功能性饮料是指——通过调整饮料中天然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以适应某些特殊人群营养需要的饮品。
它有四个大类:
1、运动饮料;
2、能量饮料;
3、营养素饮料;
4、其他特殊用途饮料。
但是,功能性饮料的功效,国内外都没有明确的定论。就连一向要求严格的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对于功能性饮料的效用也态度不明确。
功能性饮料,有适合特定人群和特定场合,比如体力损耗较大的运动员、易疲劳者等。
华东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谢华表示,儿童既不需要也不适合饮用功能性饮料。首先,功能性饮料往往含糖量较高,大部分以糖浆为主要物质,儿童摄入过多,可能引起挑食、偏食等情况,影响孩子的正常饮食,甚至导致肥胖和龋齿。
而且,一些功用性饮料含有会使中枢神经兴奋的咖啡因,或有牛磺酸、葡萄糖、矿物质、电解质、赖氨酸等成分,儿童正处在发育阶段,运动量较小,如果长期过量补充这些成分,会加重体内自我调理的担负,可能对孩子消化系统和肾脏、肝脏以及神经系统产生影响。
“其实不仅仅是功能性饮料,一般的甜饮料儿童也应该尽量少喝,提倡饮用白开水或者矿泉水,饮食上多吃新鲜瓜果蔬菜。”
尚无具体行业标准规范
早在2015年的“3.15”,浙江省、杭州市消保委就曾联合开展功能性饮料比较试验,红牛、佳得乐、尖叫、启力、脉动等14批次功能性饮料都在测试名单上,那次比较试验的结果是:功能性饮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利。报告建议,不要盲目相信功能性饮料的作用,对于功能性饮料要做到“不看,不买,不喝”,身体力行地给孩子建立健康饮水的观念。
9日,周到君走访沪上超市、卖场,发现功能性饮料普遍被置于普通饮料货架,除一些被明确为保健食品的功能性饮料外,其余均无对儿童的标注提醒。在十余款功能性饮料中,健力宝、红牛、日加满、东鹏特饮是有“蓝帽子”标志监管部门认可的保健食品,周到君注意到,健力宝、红牛、日加满在包装说明上,用加粗字体标注了不适宜人群有“少年儿童”。东鹏特饮维生素功能饮料虽然也标注适宜人群仅限成人、不适宜人群有少年儿童和孕妇,但未加粗,且使用的是黄色字体,不够醒目。
而其余六七款非保健食品的功能性饮料,则瓶身包装上均找不到相关对适用人群的提醒,而是强调了各自的特点和优势。魔力运动饮料宣传“特别添加氨基酸”,查看配料表,发现除了首位的“水”外,“白砂糖”“结晶果糖”“食用葡萄糖”三种糖类成分紧随其后;水动乐营养素饮料,强调“轻补给,点滴果蔬浓缩成分”;佳得乐运动饮料,强调“补充水分、电解质、能量,含钠、钾”……周到君也注意到,和前述四款保健食品都含有咖啡因不同,这些非保健食品的功能性饮料配料表中并无咖啡因。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国功能性饮料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缺乏具体行业标准、市场准入门槛低、行业竞争无序等问题。建议监管部门抓紧制定和严格执行相关行业标准,企业也应提高自身觉悟和社会责任感,如在产品显著位置标注“适合某类人群、某类人群不宜”等字样。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