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新村街道由于地理位置较偏,可供创业的场地和招商楼宇缺乏,再加上没有特色产业发展的背景,创业工作资源算不上充足。为此,街道2015年以来,通过搭建“长久援手”工作平台,紧密合作上海理工大学,走出了一条社区、校区、园区、企业、创业者五方联动,以提升创业服务来带动区域就业和社区治理的长白创业型社区创建之路。
举办青年创业大赛
依托“长久援手”项目运作,街道以创办创业大赛为突破口,将大赛活动贯穿创建工作,通过项目路演、创业培训、创业沙龙等形式,确保了市、区及街道扶持创业政策、创业服务工作的落实,政策收益面覆盖社区各层次、各阶段的创业者。
四年来,累计组织创业主题活动12场,创业者沙龙6次,项目路演51次,创业培训政策讲座18次,推荐创业见习学员36人次,参与人数近3600人。
2017年街道求新求变,大胆尝试,从“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角度出发,以“改善居民生活、提升社区服务”为目标,提出要举办以公益为主题的专项创业赛事,并在赛前编制了一份社区需求清单,让参赛者能够有的放矢选择一展拳脚的项目。
推进高校公益创业
长白街道不断深化与上理工的全面合作,让运行良好的公益服务项目直接落地,把学生的创意融汇到长白睦邻家园的各个方面,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和社区公益基金会,推进创新创业成果的有力转化。
同时,街道运用辖区内较有影响力的“长白民生服务在线”社区服务互联网综合平台以及区域内其他创业平台和组织,线上网站、微信等以及线下的同步推广学生的公益创业项目,使社区居民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青年学生的活力,享受到社区共治的成果,让睦邻家园触手可及。
打造创新创业街区
早在2016年,上理工提出与杨浦区共同构建区、校“1+11+1”对接机制,深化推进“三区联动”,区校共同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打造环上海理工大学创新创业街区,即在上海理工大学周边,改造创新创业载体,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加大区校联合,集聚校友资源,鼓励围绕杨浦产业导向开展创业投资、项目孵化,兴建众创空间、苗圃、孵化器,组织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同年3月,由街道出资120万元打造的长白·上理众创空间正式竣工投入使用。该空间以创新创意、公益创业等产业为主,从社区服务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推动创业项目聚集。
长白新村街道还引进上海志和青年创业中心作为空间的运维方,通过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形式,提供政策信息、工商财务、投融资对接、渠道对接、公益招聘会等一整套的创业服务,吸引投资机构、专家顾问等社会资源,打造常态化的创业服务平台。目前已有10个项目签约入驻空间,23个项目正在进行孵化,辖区内 27家创业组织申请到初创期创业组织房租补贴47万元、15家创业组织获得小额贷款担保90余万元、69家创业组织获得初创期社会保险费补贴近260万元。
发扬钉钉子精神
下一步,长白新村街道将充分依托上海理工大学在师资力量、创业项目、大学生创业者等方面的资源优势,自觉当好创业者们的“后勤部长”,发扬“钉钉子”的精神,致力于培养更多的高校公益创业人才,培育出更多的社区公益项目,不仅做好了高校的服务者,也将继续利用高校资源为杨浦创业工作谋福利,为杨浦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