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北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四川北路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为导向,在创建创业型城区建设中,以培育创业主体为目标,为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培训、创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管理等专业化服务。
一、本街道创业基本数据。截止到2017年年底,第一轮创业型城区建设来看,本街道完成帮助引领创业组织数为320家,其中35岁以下青年并具有大专以上文凭的法人占了145家,成功推荐13位意向创业者参加创业培训及创业见习并且成功开业。在2017年举办的虹口优秀创业项目选拔中,四川北路推荐的上海未农农业科技有限入围了决赛,其公司研发的“帮农忙”app成为新秀10强。2017年年底四川北路又推荐了1851众创空间为区级创业孵化基地的候选单位。
二、复合平台建设,提升良好创业服务四川北路街道利用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社区就业工作站,整合工作场所、工作队伍,将扶持创业服务的重心下沉。窗口工作人员和就业援助员均报名参加了劳动系统的创业培训班,在提升了自身指导能力的同时,能高效快捷地为意向创业青年提供专业服务。同时在社区事物受理中心和三个就业工作站都设立了创业指导专员,为有意向的创业者,大学毕业生提供创业培训和前期的指导服务,真正做到15分钟便民服务区域全覆盖的宗旨。针对新办企业,四川北路安排专业导师进行全程服务。在提供小额贷款、房租补贴和社保补贴等一系列的政策上做到专人对接。有特殊需求的创业人士,组织专家还开展专题性的指导。街道根据2017年创业就业的实际情况,与区就促中心合作举办了两场海纳百创(虹口)创业服务政策行的活动,一场薪水相传润物无声四川北路街道学雷锋日专场,一场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培训送教上门活动,三场与孵化基地、众创空间对接的政策帮扶专场活动。以上创业活动共计参与人数239人。与此同时,创业条线也成立了“创业乐园川北在线”微信群,通过打造创业人士交流平台,组织成功的创业者与意向创业青年进行交流,形成政策推送,服务引导,专家会诊等有效的服务机制,提升街道的综合服务水平。
三、多项措施并举,营造浓郁创业氛围为扩大创业培训的影响力和覆盖面,街道通过组织开展各类培训讲座,用来宣传创业、鼓励创业、引导创业。同时,就业援助员们在走访过程中,重点了解掌握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人员并纳入创业培训的范围,为其提供为期三个月的创业培训和实训课程。邀请创业指导专家一加一带教服务,分享创业者成功的实例和创业经验,让青年创业者们在他人的经验中得到成长。同时以此扩大宣传力度,让更多跃跃欲试的意向创业青年敢于跨出第一步。为进一步推进街道创业工作,街道给予专项奖励基金,鼓励符合条件的个人参加创业培训和实操课程,帮助他们在创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发挥现代信息网络优势,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创业良好氛围,通过线上——“创业乐园川北在线”微信平台及时发布各项最新信息的创业政策和创业成功案例,线下——创业指导老师随时接受咨询,开展沙龙讲座交流分享,通过合作实现共赢。四川北路尽可能地提供多方位、多层次、网络化的指导服务,不断挖掘培养意向青年人的自主创业意愿和能力。通过传统与创新手段结合,积极探索更多帮助社区创业人士及时获取创业信息的途径,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同时四川北路根据虹口区创业促进就业政策汇编精神拟定了2015年四川北路街道关于扶持创业促进就业专项补贴资金实施办法(试行)。也进一步提高了创业者在川北这片沃土上创业的信心和期望。
四、重视园区发展,发挥孵化引领作用街道利用原有在四川北辖区开业的园区,引进小企业入驻,吸纳大学生和就困人员就业。先后在空间188,赛格数码等地设立3家创业实训基地,组织社区青年创业者开放实训,通过现场带教、前期市场分析和模拟演练,进一步帮助有意创业的人员对开业计划加以论证,从而提高了创业的可行性。其中,2014年年底提交的法兰桥园区创业孵化基地,截止到2017年底已入驻企业86家。园区内拟在新三板上市的企业已达到10余家,同时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首批中小企业服务窗口单位,并得到了80万原项目引导资金的支持,并被上海市经信委认定为上海市首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构。2014年,国家级众创空间小马创业村也成功加入虹口区区级孵化基地的名单。小马创业村位于武进路四川北路商圈,日常工作中与四川北路粘合度高,工作有效性强。针对小马创业村目前的实际发展情况,四川北路开展了垂直专人服务,为小马创业村开设了街道层面的创业服务绿色通道。同时还多次协办讲座和沙龙。2017年小马创业村孵化和培育出50家左右在所属行业内具有爆发性增长、较高知名度、较高市场占有率的优质企业,帮助27家成功融资,其中自有基金投资12家,投资金额2000万人民币,融资总额超过2亿人民币,孵化投资企业长生的税收贡献超过1亿元人民币。其中已有2家在新三板挂牌。新增约3000人以上人才的就业岗位,解决约1000个应届大学生就业。
五、培育创业送教,联动三区共进共建在为期一年的送教服务进三区的系列活动中,四川北路街道先后服务了小马创业村,方糖小镇,workingdom,法兰桥,上海同济华康职业培训学校等园区、校区。提供了创业政策指导、融资平台服务、管理经营咨询、人才物资资源、技术核心转让、公司事务代理、法律咨询援助等全方位的创业孵化服务。送教服务进三区的系列活动中体现了“不唯业态、不唯身份、扶持初创、倍增就业”的人社情怀、推崇“百折不挠、锐意创新、合作共享、百炼成钢”的创客文化、构建“众创孵化、创投助力、社群互联、人才集聚”的服务平台。把当下最新最热的区块链概念打造成创业帮扶新模式。以信息化的台账为基础数据,把每个意向创业青年作为节点,孵化基地作为点点相连的区块,构建一个去中心化的p2p网络,最终将各节点公平开放地揉和在一起,为创业者们提供资源互动,平台共享的创业新界面。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党的十八大把鼓励创业写入我国的就业方针。通过鼓励创业来带动就业,积极构建政府鼓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的新机制,帮助意向创业者成功实现创业梦想,帮助初创者顺利发展壮大。四川北路街道祝福虹口创业人在创业的道路上与时争锋、砥砺前行、华彩缤纷、初心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