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突出分门别类,按照不同调研对象的特点和需求,设计不同的调研方式,分层分级推进落实。
一是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在线上,用好电话和微信手段,对于北外滩街道较多旧改地块已搬迁的人户分离家庭,采取电话联系的方式进行访问覆盖,并于街道公众微信号开通大调研专门链接,分设“大调研报道”和微信征集渠道“我有话说”两项专栏,通过互联网便捷模式全天候、全开放、不间断征集各类人群意见。同时,在线下实际走访中,对于不在家的居民发放便民联系卡,引导居民可通过联系居委、使用微信等方式进行问题和建议征集。用好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党建服务中心、市民驿站等窗口的意见征集箱,建立日常信息互通渠道。
二是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尽可能开展“面对面、零距离”的调研,对于低保低收入等困难群体,结合帮困“送温暖”等工作积极开展上门调研,加强关心慰问,了解那些平时无处可发声的居民需求。同时,对于基层党员家庭、志愿者和群众骨干等,切实结合好居委日常活动,在每天各类活动中见缝插针、因势利导,不拘泥于形式召开座谈会,组织各类活动团队、志愿者团队等结合实际对社区工作和地区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是社区和专业力量相结合。调研居民家庭过程中,鉴于各类情况复杂,街道一方面用好居委干部熟悉居民、熟悉基本政策的优势,另一方面用好专业力量业有专攻的优势,将残障家庭、特殊低保家庭、精神残疾家庭、涉稳家庭等列出,由居委和专业工作人员共同走访,聚焦专项问题和矛盾进行交流化解,确保不激化矛盾、不影响工作,使调研工作促进街道进一步摸清特殊人群底数和具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