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初,广中路街道正式启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当新时代排头兵、先行者”大调研。目前,广中路街道机关、事业及社区干部共调研6000余户,系统录入5000余户,意见建议主要集中在改善小区居住环境、改善社区市容市貌、提升为老服务、加强便民设施建设等方面,在具体调研过程中,广中将党的十九大精神转化为社区上下干事创业的动力源泉,朝着“党建引领,精智治理,共建和美广中”的目标不断努力。
坚持需求导向,着力为老服务
广中路街道在大调研中发现,随着“六无”创建工作的开展,很多违法经营的餐饮店关停了,居民区里的老年人面临吃饭难的问题。为此,街道不断整合资源场地,探索服务的供需对接,依托市民驿站和社区食堂,优化为老助餐服务。针对部分居民提出的居家养老送餐费用较高,菜品选择余地较少等需求,后续在市民驿站的建设中,将对送餐服务进行优化提升。具体举措如下:一是根据辖区内老人分布情况,在2018年新增一个助餐点;二是对经认定的困难家庭在送餐费和餐费上进行补贴;三是考虑到老人们的身体状况以及需要摄取的营养类别推出“适老套餐”;四是优化升级菜品,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五是挖掘区内优质餐饮资源,提供多样化送餐服务。
此外,为更好地回应老年居民需求,广中路街道将依托市民驿站的“议事厅”,通过社区互助委员会倾听老年人的问题和想法,了解为老服务需求及对已有的助餐助医等服务的意见建议,并根据收集到的需求,指导后续工作。今后,广中路街道会根据老年人实际需求,结合本社区特点,着力推进社区治理与养老服务精细化、智能化。
坚持问题导向,推进“六无”创建
广中路街道将大调研的关注点之一放在辖区普遍存在的违法建筑上,通过开展社区管理专项调研,将大调研和“六无”创建结合起来,坚持三个注重,街道上下党员群众边俯下身子深入调研,边甩开膀子强力拆违。
一是注重试点建设。在对部分典型违法建筑开展点位试拆的过程中,注重考虑整体舆论反响、居民情绪感受和创建推进节奏。位于北宝兴路353号、一幢存在20余年、面积达1500平方米的“公”字违建被顺利拆除。面积庞大且较为显眼的汶水东路510弄居民区内的违章搭建平台被顺利拆除。摆摊历史久远的广灵五路弄堂内的简易五金修理铺被顺利拆除。啃下了先行先试的硬骨头,拆违的底气更足了,小区违建整治的步伐迈得更快了。
二是注重分类治理。在整体推进上,把握程序合理、合法、安全。对围墙外的无证无照经营、违法建筑等,本着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强势推进。对围墙内的家园空间,加强政策的解释说明,持续攻心谈话,努力减少矛盾,成熟一个推进一个。汶水东路510弄居民区内有一处鸽棚,因户主是信鸽协会会员,在禽流感肆虐时期都难以拆除,与户主的约谈曾一度陷入僵局,但在街道工作人员反复上门耐心宣传政策下,最终同意配合拆除。此鸽棚一经拆除,周边居民即拍手称好。
三是注重群众心理疏导。在居民区现场设立群众疏导点,本着拆违不拆心,封门不封情的工作理念,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渠道,现场沟通协调一起针对小区车辆地锁违规居民间拆与存的纷争。
截至目前,拆除各类违法建筑77处,3362平米,完成第一批3个居委的创建工作。下一步,街道将持续推进“六无”创建工作,坚持攻坚克难、多措并举,着力改善群众“家门口”的环境。
坚持效果导向,优化企业服务
大调研开展以来,街道主要领导带队深入企业,走访街道所属花园坊、龙之梦等多家企业,精准摸清企业需求,虚心听取意见建议,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一是深入企业摸实情,制定企业调研全年计划,建立《广中路街道“企业大调研”情况记录表》,认真填写企业需求、意见建议,形成企业大调研需求清单台账。二是分类梳理解难题,对企业需求进行准确分析,按“民生保障、办公场地、财税扶持、业务发展、加强沟通、科教文卫、法治建设、安全监管、公用事业、党的建设”等10项进行分类,形成街道“企业大调研”问题办理清单,分发到各牵头科室研究解决。三是无缝连接求实效,各牵头科室接到《办理清单》后,简单事项1-2个工作日办结,需协调沟通事项3-5个工作日办结,并将办理情况汇总至社区发展办,形成效果清单,统一答复企业。对于街道无法解决的问题上报区投促办帮助解决,形成“摸清需求、梳理问题,分类解决”服务企业的闭环,较好地解决了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痛点、难点、堵点”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