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由长宁区总工会与长宁区人民法院共同推进的长宁区法院劳动争议巡回审判点正式宣布揭牌,长宁区总工会法律援助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充,走出长宁区整合资源、落实四方联动、推动该区劳动争议预防调解审判联动机制向基层延伸的重要一步。至此,长宁区总工会已经建立起完整的四方联动机制,巡回审判点、调解工作室等也将在调解劳动争议的第一线发挥重要作用。
据了解,由长宁区总工会和区法院联合开展的巡回法庭审判点将通过在各街镇定期开展巡回法庭进街道活动,让街镇企业、工会、职工以最直观的方式,提高法律意识。“目前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该巡回点实现‘审判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长宁区总工会保障法律部部长吴斐隽告诉劳动报记者,以长宁区法院劳动争议巡回审判点作为平台,该区法院也将不定期到各街镇、园区工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为调解员提供培训。
近年来,长宁区总工会不断完善职工法律援助服务站建设,构建三级服务网络,已形成“一个中心、两大整合、三级联动、四位一体”的工作格局,此次巡回法庭审判点的设立,也标志着由区总工会、区法院、区司法局和区人社局组成的四方联动工作格局的形成。尤其是成立于临空经济园区的劳动纠纷预防调解工作室,就是长宁区总工会落实改革精神、整合资源的一次尝试。调解工作室作为常设机构,具有劳动关系信息收集、劳动纠纷预警预防等综合功能。同时,与劳动纠纷预防调解工作室机制相配套,长宁区总工会还建立了一支由各街镇、园区楼宇工会主席、规模非公企业中的员工等组成的有热心并具备一定劳动法律法规知识的劳动关系信息员队伍。在首批劳动关系信息员公布当天,12名来自各企业的信息员们纷纷表示,会加强对于《劳动法》、《工会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努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尽自己的一份力。
下一步,长宁区总工会将在符合条件的街镇中推动劳动纠纷预防调解工作室,通过加强与联合调解组织、法院等地的合作,争取在每一个街镇设立一个楼宇或园区法律援助服务点,并配备劳动关系指导员、法律援助律师等,完善劳动争议化解的网络,为职工维权建设“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