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普陀新闻

“大国重器”研学季 场馆“炫技”探秘行——沙田学校探秘“大国重器”体验营之“上海铁路博物馆”

2018-2-2 0:00:00发布82次查看
 
站在2018年的开端,回看2017,这是收获满满的一年。在制造业领域,c919飞机首飞、高铁复兴号启程、首艘自主设计建造航母成功下水……高端重器不断突破,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中国制造再次显示出它的伟大,也引发世界惊叹。
为了让广大沙田学子深刻理解党的十九大精神,鼓励少先队员探秘中国制造业所具备的厚实的产业基础、全面的配套体系、蒸蒸日上的创新能力,2018年1月31日下午,由上海市沙田学校15位学生和6位老师组成的“21团”,开启了为期半日的“研学锦绣河湾,领航“巾”彩梦想”学生寒假研学之旅的序幕。
【上海铁路博物馆简介】
上海铁路博物馆位于上海市闸北区天目东路200号,于2004年8月建成并对外开放。整个博物馆包括占地约1300平方米的室外广场展区和拥有3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博物馆主楼。博物馆主楼共4层,目前开放的是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底层展区,展品主要为图片、文献史料、实物等。上海铁路博物馆的整体布局有比较浓重的铁路往事般的历史氛围:室外的广场展区营造了一个早期铁路火车站的场景,笨重的蒸汽机车和木结构的月台雨棚显得饱经岁月沧桑。博物馆的4层主楼以80%的比例按照1909年建成的沪宁铁路上海站原样建设,再现了当年上海站的英式古典风格风貌。博物馆是上海市专题性科普场馆。
本次活动作为上海市沙田学校“锦绣河湾”的活动延伸,以走进上海铁路博物馆、普及铁路生产力的变化历程为落脚点,以突出寻访“器”、“链”、“人”的真实故事,讴歌国家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了解与再现“大国重器”从无到有的追梦历程,鲜活的感受伟大祖国在迈向制造强国的过程中,源源不断打造出的“重器”,体悟“大国重器”力量。
三言两语话感受
赵天伊:一踏进博物馆的大门,老旧的车站、古老的机车,还有那斑斑驳驳的铁路,不由得让人想象起以前这个火车站的热闹、喧嚣。
汪豪杰:这个博物馆的前身就是一个火车站,它是1909年建成的沪宁铁路上海站,在现在的上海火车站没有建成前一直使用了整整78年。它还曾两次历经日军的轰炸,部分毁坏了。后来经过修整,一直使用到了1987年,可以说它一直在煎熬着……
余孝琦:我体验了模拟火车驾驶。我乘坐了一趟从上海到苏州的高铁。坐在驾驶室里,看到高铁沿着轨道飞速向前奔跑,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当我还在想象着沿途的美景时,屏幕戛然而止,老师说“苏州站到了!”真是太快了,而我仍然在发呆,哎,这技术,我赞!
胡老师:参观了上海铁路博物馆,使我亲身感受到了我国“大国重器”——铁路的发展史,看到了解放前中国铁路机车和建国后铁路的修复与建设,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铁路的蓬勃发展。尤其是近年来高速铁路快速发展时期的伟大成果,我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
俞老师:在寻访中,我得知大国重器“彩云号”将挑战史上最难铁路隧道。这条百年前用累累白骨铸就的传奇铁路,一度曾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难修的铁路”。豆腐式的软岩、突泥、涌水、高地热…… “彩云号”的重器中“重器”——tbm的创新,不仅体现在外观设计和命名上,这台tbm刀盘开挖直径达到9.03米,设备在满足快速破岩的同时,还在强化辅助工法方面进行了诸多创新,如增设了大尺度扩挖设计、钢筋排支护系统、前区即时喷混机械手系统、全周嵌藏式超前探测和超前注浆系统、在线实时超前地质预报系统、通风制冷系统等,以应对围岩变形、断层破碎带和岩爆、突水突泥、高地热等掘进中可能会遇到的风险,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哦。
季老师:中国高铁冠绝全球,高铁总里程达到 2.2 万公里。中国凭借自身丰富的高铁建设经验,还将高铁技术输出国外,高铁成为了中国的一张名片。而“复兴号”系列动车的推出,继续引领全球高铁技术的发展。大国重器,中国人生而骄傲!
普陀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