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致远绿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院士专家工作站的科技成果获得首台套称号;启迪漕河泾(中山)科技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专注分析仪器产业集群建设,已吸引多家行业领先企业入驻;昊海生科联合中山大学、温州医科大学等多家单位成功申报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型人工晶状体及高端眼科植入材料的研发”项目正式启动;保隆科技tpms传感器被授予中国汽车新能源汽车行业单项冠军荣誉称号……近年来,随着我区院士专家工作站(中心)的建立和运行,松江企业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成绩愈发令人瞩目。
“推动企业(园区)申报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服务中心),是区科委科协服务g60科创走廊建设的重要发力点之一。”在日前召开的区院士专家工作站(中心)运行质量调研分析会上,区科委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区启动院士专家工作站试点建设工作四年多来,截至去年底,全区已建成20家院士专家工作站(中心),包括19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和1家院士专家服务中心。
递增式发展推动创新
g60科创走廊启动建设以来,松江科创资源和人才集聚效应凸显,随之也带动了我区院士专家工作站(中心)数量的递增,仅去年一年,全区就成立了9家院士专家工作站(中心)。
“为了进一步支持松江企业增加科技创新投入,我区已将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纳入g60科创走廊指标体系中,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项目连续多年被列为区政府重点工作,我们正用足政策,大力支持院士专家工作站发展。”区科委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充足的资金保障,是工作站运行平稳的物质基础。2017年,区科委科协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支持,在区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建设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实施意见》中,进一步明确和加大了对院士专家工作站(中心)的资助力度。“对经批准设立的上海市院士专家服务中心、上海市院士专家工作站等企事业单位,给予一次性资助。建站后,根据运行情况,再次分别给予一定奖励。”据区科委科协统计,去年我区累计为9家新成立的院士专家工作站(中心)下拨扶持资金105万元;近两年来,20家院士专家工作站(中心)累计投入产学研科研经费3621万元,有力地促进了院士专家工作站(中心)平稳健康运行。
同时,随着对院士专家工作站的了解越发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建站对企业创新的推动作用,也都积极申请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今年的申报截止到什么时候?需要准备些什么材料?”日前召开的区院士专家工作站(中心)运行质量调研分析会上,在听取了区科协相关负责人的报告后,不少参会的企业负责人都迫不及待地表达了建站的愿望。
抢占转型发展“智高点”
区内各家院士专家工作站的组建时间有长有短。近年来,他们根据自身的技术需求、科研基础和建站目的等实际情况个性化运作,运作模式各具特色。
一些院士专家工作站擦亮了“决策咨询”的名片。与这些站点合作的企业,主要想充分借助院士专家渊博的专业知识、深邃的战略眼光和科学的技术下转第四版研判能力,左图: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尚扬指导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技术人员开展先进焊接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