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内清退300多家企业,拒绝30多家企业入驻,但税收却不减反增。去年,石湖荡镇完成总税收16.62亿元,同比增长35.7%,税收增幅名列全区各街镇第二名。这是石湖荡镇做好企业服务,推进经济转型发展的成果。
作为“一廊九区”中松江智慧物流功能区的“主战场”,石湖荡镇抓住g60科创走廊建设的契机,当好“店小二”,做好企业服务培育工作,加快提升科技创新水平。目前,石湖荡镇二期工业区已有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入驻,工业区内的上海威吾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拥有亚洲最先进的物流仓储库,上海超硅半导体有限公司打造出了国内最大的8英寸硅片抛光生产线和蓝宝石材料生产线……
两年腾出500亩土地
位于石湖荡镇一期工业区的上海安凯希斯汽配有限公司落地已有7年多,是一家有着高科技含量的环保型企业,经济效益一直很可观。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因厂房面积过小,无法满足生产需要,甚至一度要搬迁离开。石湖荡镇经济发展办负责人得知后,马上向镇领导班子汇报,镇领导班子迅速反应,统筹盘活土地资源,为安凯希斯汽配公司的发展腾挪出土地。经过3个月的沟通谈判,石湖荡镇顺利腾挪出30亩土地给安凯希斯公司扩建。发展空间扩大后,上海安凯希斯汽配有限公司迎来了高速发展。2017年创造税收超过3000万元,年产值超4.5亿元。这是石湖荡镇结合g60科创走廊建设发展空间需求,为优质企业腾出空间的众多事例之一。自2017年起的两年内,石湖荡镇计划结合土地减量化等工作,挪出500亩土地服务企业发展,去年已完成近200亩土地的腾挪任务。
淘汰劣势企业也在同步进行。去年初,石湖荡镇对全镇企业进行了“大摸底”。产能低下、占用大量资源的企业,镇里进行清退或缩小生产规模。有一家占地90亩的制造企业,共有7幢厂房,企业成立至今产品市场占有率逐步降低,销售额也在逐年减少,部分土地及厂房处于闲置状态。镇里排摸到这一情况后,立刻进行了调整。最终,腾出土地约59亩,转租给大福(中国)物流设备有限公司扩大规模。对标区里对我们智慧物流功能区的发展定位,“我们2016年引进了大福物流这家优质企业。前年刚落地,去年便扩大规模实现税收2424万元,腾笼‘换鸟’的成效立竿见影。”镇经发办负责人介绍。
对于产值高、科技含量高的优质企业,镇里会提供相应政策和土地资源上的扶持;对于污染严重的企业,不论其经济效益如何,都严格采取清退政策。“石湖荡镇有二级水源保护区,镇里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更注重对环境的保护,为群众留下一片绿水青山。”
据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石湖荡镇还将清退黄浦江二级水源保护区两公里内共140家对环境有影响的企业。
建立经理客户服务制
对企业进行有效管理是石湖荡镇服务企业的重要环节。如今镇里主动跨前一步,为服务注入新内涵。“我们在招商环节制订标准,改‘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重点引进符合产业导向的企业,为企业营造出良好的转型发展氛围。”镇经发办负责人介绍,镇里还建立了“经理客户服务制”,每个企业都有一名专门负责与之对接的工作人员,确保企业有难题能够及时解决。有了适合发育的“土壤”,以及政府精准服务的“培育”,落户企业的发展势头令人欣喜。
物流需要庞大的仓库做支撑,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把物流行业发展壮大,是摆在石湖荡镇面前的一道难题。“松江智慧物流功能区,‘智慧’是发展的关键。”为此,石湖荡镇引进了上海威吾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并为其提供各种服务。得益于“经理客户服务制”的建立,威吾德公司在招工、厂房等方面遇到的难题及时反馈到镇政府,并得到了圆满解决。“一对一服务企业的工作人员每周至少要上门1次,每3天至少打1个电话,力求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有的放矢提供服务。”镇经发办负责人介绍。
镇里的良好服务得到了威吾德公司的认可,目前,公司将自身发展定位明确为立足松江发展总部经济,辐射全国。公司的松江总部建设规划共分为两期。目前,一期已基本建成运行,二期也在去年启动开发建设。整个项目建设完成后,日均处理订单有望达到45万单。届时,石湖荡镇将拥有国内规模最大、最先进的现代化立体智能仓储基地,对全镇经济转型升级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石湖荡镇线上线下结合,搭建政企互通平台,多渠道收集企业诉求并提供相应帮助。该镇有3个经济园区内的企业基本都是落户而未落地的企业,为了方便与企业联系,石湖荡镇打造线上平台,将企业负责人、镇相关部门全部纳入,企业有问题能直接向相应部门反映,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大大降低。下一步,石湖荡镇在做好线上服务的同时,还将进一步搭建好线下平台,同时更注重引进企业的质量,打造“智慧”企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