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书记 唐海龙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崇明区域面积广,不同的乡镇、不同的村居都有着不同的发展条件和瓶颈难题。我到崇明工作以后,一有空就不打招呼地往村里跑,与一线干部和群众对话聊天,直接掌握基层干部群众的最盼、最急、最忧、最怨,准确把握当前制定实施的一些政策是否落地、群众是否接受欢迎。 在下田间地头的调研中我始终感到,到市区“出行难”“出行贵”一直是崇明三岛群众十分关心的问题。我是交流干部,每周都要往返于市区和崇明之间,对此我也有切身的感受。 最近,经过努力,横沙岛直达上海市区的申崇七线开通了,实现了岛上群众期盼已久的公交直达市区的愿望。横沙群众的“出行难”暂时缓解了,但如何给崇明本岛老百姓创造更加便捷、经济的出行条件?为此,元旦假期后首个工作日,我去申通集团学习,推动轨交崇明线加快落地,早日实现全区上下翘首以盼的“轨交梦”。 1月11日上午,我又到长兴岛去调研走访。在去江南造船厂的路上我拨通了企业有关负责人的电话,直接表明:此次走访就是直奔了解和解决问题来的。见面之后,他们见我态度比较诚恳,也就直接开门见山把问题抛了出来,主要集中反映了人才支撑、交通出行、政策支持、政府服务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我一一作了回应。 在回来的路上,我反思这些问题:哪些是全区面上的共性问题,哪些是我们可以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哪些是我们已经有了政策但却没有起到很好效果的问题?这些都是坐在办公室里碰不到、想不出来的。走好大调研发现问题这个“最先一公里”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跑赢解决问题这个“最后一公里”,使我们的政策举措更紧贴企业需求、符合群众需要。 通过最近一段时间的大调研,我更加深切地感到我们的群众是最朴素的、最讲感情的,只要我们带着一份真情、带着沉甸甸的责任走进群众,就一定能与群众打成一片、融在一起,从而更加直观、准确地把握住群众的喜怒哀乐,反映出我们的工作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