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浦东新闻

塘桥街道微南居民区升级“家门口”服务

2019-2-15 0:00:00发布198次查看

  在塘桥街道微南居民区,一批款式各异、颜色统一的“小绿车”,成为居民口口相传的“便民车”。微南居民区通过挖掘居民自治潜力,推出了“微南共享单车”“绿化微景观”改造等项目,让“家门口”服务站提质增能。

  “小绿车”连通了 “最后一公里”

  每天下午3点,是微南居民区居民傅玉飞出门买菜的时间,她来到居民区“家门口”服务站,打开《微南互助通中转站物品借用记录册》,熟练地填写上自己的姓名、借用时间等信息。随后,值班志愿者便打开车锁,为她推出一辆“小绿车”。

  “我习惯到南码头买菜,有了‘小绿车’,节约了许多时间,而且还是免费的。”傅玉飞说。先前,她也曾想使用商业化的共享单车,但由于没有智能手机只能作罢,“像我这样的居民,社区里面有不少。”

  “微南共享单车”项目在社区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同时也挖掘、发挥了社区居民的自治能力。微南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杨晓静介绍说,微南小区是个老旧小区,楼道堆物现象严重,其中就有不少废旧自行车。“在整治过程中,我们用绿植从居民处兑换废旧自行车,清理了楼道堆物,同时考虑到居民出行问题,邀请拥有修车技能的居民从中挑选、维修了10辆车况较好的,统一喷刷成绿色,作为小区共享单车供居民使用。”

  同时,居民区引导居民成立共享单车志愿者团队,负责管理“小绿车”。“微南共享单车”也被纳入“微南互助通中转站”项目中,自行车与圆台面、老虎钳、呼啦圈、便民伞等物品一同,成为社区的公共资源,被纳入“家门口”服务站的服务项目中,体现了“共享”精神。

  居民自治 补好绿化“破窗”

  在微南居民区“家门口”服务站外,有两片虽然面积不大,但绿意盎然的绿地。而在去年,小区里的不少绿地,还被居民侵占用于种菜。居民区党总支同样通过唤醒居民的自治意识,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走访,我们意识到小区内常年来维护不善的绿化,产生了‘破窗效应’,这才导致了占绿、毁绿种菜等情况的发生,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邻里矛盾。”杨晓静说,因此居民区通过打造绿化微景观,提升小区绿化品质,补好“破窗”。而绿化微景观要怎么做,则由居民自己决定。

  通过发动党员、志愿者、居民骨干参与,一支绿化微景观志愿者团队成立了。大家自己动手,做围栏、插绿植、铺石子,用旧轮胎、饮料瓶做花器,一步步地布置小花园。之后的日常养护,也由志愿者负责,在美化小区的同时,也让居民自治的意识更为蓬勃。退休职工冯德康是绿化微景观志愿者团队的一员,他拿着火钳与园艺剪,清理绿化带里的垃圾,并修剪枯萎的枝叶。他说:“我家里也种了不少盆栽,天气好的时候,可以拿到这里来,供大家一起欣赏。”

  “通过居民自治为‘家门口’服务站提质增能,既给了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舞台,也给了社区达人、能人展现本领和智慧的空间。”塘桥街道社区自治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更加难得可贵的是,这样做带来的治理质量与能级,更加符合居民的需求,让提质增能的效果倍增。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