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洄游性鱼类开始向产卵场所进发,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是其中之一。上海市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署日前打响长江禁捕第一枪,保护生态资源。
1月11日,农业农村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建立补偿制度实施方案》,明确提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区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实施十年禁捕。针对这一情况,九段沙保护区“两苗”(鳗苗、蟹苗)期间清网行动拉开帷幕,并启动了九段沙江亚南沙重点区域整治行动。管理署将《方案》所提出的长江口十年禁捕内容告知周边渔民,同时开展巡查,共清理鳗苗网14口,刀鱼深水张网10口,发现违法围网捕捞蛸蜞船只,执法人员拆除围网3处,放生非法捕捞的无齿相手蟹1000多斤。
上海九段沙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长江与东海的交汇处,总面积420.2平方公里,由泥沙冲击而成,是上海保持原始地貌最完好的区域。其独有、完好的湿地自然环境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持提供了良好环境条件,而完全裸露的区域边界情况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去年秋季,随着天气开始转冷,大量的蛸蜞、青蟹、中华绒螯蟹来到九段沙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繁殖,这促使了很多不法分子进行非法捕捞。他们趁大潮在滩涂设置陷阱,将捕获的蛸蜞、青蟹等运回长兴岛贩卖给当地的饭店,牟取利益。管理署管理人员迅速出击,全力打击非法捕捞行为。
具体说来,管理人员有三“招式”:第一招:与公安部门联合执法“寻”,在仔细甄别收集来的相关信息中,确定违法线索,寻迹出击抓违法现行。第二招:分头执法在水路上“拦”,管理署与公安专业执法力量,分别依照各自执法方式,在违法人员有可能出没的水域,布下口袋,等违法人员载着违法收获物经过,及时拦截抓捕。第三招:在关键点“堵”,公安专业管理力量在前期案件的基础上,深入突破,并在码头、外运点等口岸设点抓捕,不断扩大整治战果。行动共查获案件4起,其中3起违法当事人被刑事拘留,1起违法当事人被处以行政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