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家渡花市关闭一周年,门槛精的上海人去这里买花了
2019-1-18 5:00:00发布74次查看
虹桥国际花卉时代广场内,来买花的人络绎不绝。
在这里,多数花店老板都是上海第一批鲜花生意的经营者。
他们从20年前陕西南路的精文花市起家,市场拆迁后又辗转到曹家渡花市,经历过市场从繁荣鼎盛到谢幕,如今在虹桥安了新家。
因为有这样一批“老法师”在,虹桥鲜花市场开业不过一年时间,人气却不差。
穿梭在花市的客人中,有的是住在附近的外国人,有的是从其他区开车过来的消费者。
鲜花不是生活的必需品,却可以把平常的日子点缀出滋味来,慰藉奔波与忙碌的生活。尤其是为那些人生中的重要时刻,赋予一种美好与意义。
曹家渡花市关闭后,这处新的鲜花市场继续为生活在上海的人们提供了一份琐碎之外的仪式感。
一
上海虹桥国际花卉时代广场位于金汇路528号。
当你从树叶枯黄的马路进入市场时,一种热闹、明亮、彩色的氛围扑面而来,室外的寒意顿时被满眼的鲜花融化。
市场里的店家中,一半以上都是从曹家渡花市搬过来的。他们有很敏锐的市场嗅觉能力,进的花材紧贴当季流行趋势。
花市里的各色花卉
依旧生机盎然
“小周,侬啥辰光搬到此地来啊?”一位头戴鸭舌帽的爷叔走进一家花店,和店老板寒暄起来。
“老早在曹家渡,每趟过节,我都到小周店里厢买百合、西洋牡丹。阿拉是老客人,小周总归给我批发价。”爷叔说。
他以前买花都去曹家渡花市,很少到路边花店去买花。花市里价钱实惠、品种多,而且开门早。
“老清老早逛花市,最有味道唻。特别是天热辰光困不着,一部公交车乘过去,最新鲜的花刚刚从货车上拉到店里厢,卖相老好呃。”
店老板叫周昭艮。他的店在虹桥花市里占据了100多平方米。每次有曹家渡花市的老客人来,他总会在价钱上多给点优惠。
是从曹家渡花市
搬迁过来的
周昭艮是2017年底第一批从曹家渡花市搬过来的。
今年38岁的他,在上海的鲜花市场浸泡了18年,亲历了市区花市的变迁。
2000年,20岁的周昭艮跟随亲戚从安徽来到上海,在陕西南路的精文花市做学徒。
“那时候上海市区成规模的鲜花市场只有精文花市。一到节假日,人行道上人多得根本走不动,跟赶集似的。”
由于生意太好,周昭艮经常从早上6点忙到晚上10点。
“早上6点到9点来花市的客人,都是批发商,一车一车地拿花。上午9点以后,大多是零售的客人。”
每到春节期间,精文花市就迎来了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
周昭艮记得,那段时间陕西南路上的公交车几乎都挤不上去,人人手捧一大袋花。
“因为花店生意实在太好了,我来上海的前十年,一次都没有回家过年。”
但越来越多的人
喜欢拿它来装点生活
2005年精文花市关闭后,周昭艮搬入了曹家渡花市。
“精文花市刚刚关闭时,大家还不知道曹家渡新建了一个大型花市。很快市区另一家安顺花市也起来了,竞争一下子激烈起来。”
“为了抢客源,那些年两家花市还打过价格战,一些花材的价格被压得很低。”
曹家渡花市真正红火起来的契机,是2008年上海婚庆市场迎来高峰。
“我记得很清楚,2009年10月22日那一天,我做了整整42场婚宴的鲜花布置,忙到天昏地暗。”
二
许多像周昭艮这样的花店老板,都是从精文花市起家,经历了曹家渡花市的变迁,如今搬入了虹桥这家新的市场里。
朱舜英也是2000年到精文花市开花店的。她是崇明人,家里有田可以种花,因为是自产自销,价格在市场上很有竞争力。
朱舜英做花的生意
有将近二十年了
3年前,经营鲜花生意多年的她,敏锐地嗅到了干花的商机。
“因为我们家在崇明地方大,有条件自己制作干花。加上这几年干花越来越受欢迎,2015年开始,我就把生意重心转到了干花上。”
朱舜英的店铺不算宽敞,里面摆满了棉花、松果等各式干花。
朱舜英现在把重心
转到了干花上
一位韩国女士正在店里选购干花,她用手比划着自己需要的花材和数量,朱舜英动作麻利,很快就帮客人搭配好了。
“金汇路附近住的外国人多,很多日本人、韩国人会开设花艺培训班,经常来我这里买干花。”
“最近这段时间,大麦做的干花也卖得很好,很多做生意的人新年要讨个好彩头,‘大麦’和‘大卖’同音,所以很受欢迎。”
朱舜英告诉我们,经营鲜花生意很不容易,不仅要起早贪黑,还要关注最近的花材流行趋势。
“比如韩剧《鬼怪》大热的时候,市场上棉花就卖得特别好。卖花也要随时把握这样的流行热点。”
带火了棉花
这种以往不常见的干花
“10年前百合、玫瑰、剑兰还有天堂鸟,这些常见鲜花是市场主流。”
“但现在大家追求新式、小巧、简单的花花草草,越是稀缺的越好卖,以前主流的花反而成了配花。”
三
市场里的多数店老板对鲜花这种季节性商品的敏锐把握能力,都是在曹家渡花市打磨出来的。空间不在了,但记忆不会消失。
凌晨热气腾腾的车来车往、娇艳欲滴的大桶鲜花、阿姨爷叔的购物推车……
对消费者来说,曹家渡花市虽然只存在短短十几年,但美好与留恋却留在记忆的地图中。
是表达心意的
一种方式
提到曹家渡花市,“80后”吴伟就很有感情。
彼时曹家渡花市刚刚建成,他住在离花市不远的新湖明珠城小区。一到节假日,吴伟最大的乐趣就是逛花市。
“如果把路边精致的小花店比作精品超市,那么曹家渡花市就像是一个农贸市场,很有逛头。”
每年春节前夕,吴伟会和家人一起,开车去一趟曹家渡花市,装上满满一车鲜花,一半用来给家里装扮新年气氛,还有一半留着走亲访友送礼。
在吴伟看来,每年春节前集中买花,是件很有仪式感的事情。
一家人专门去一趟花市,精心挑选、搭配当季鲜花,以迎接新年的到来。
不乏有住在附近的
日韩客人
如今,曹家渡花市关闭一年多了,新年将至,采购鲜花的任务又提上了日程。
最近,吴伟听说金汇路有一家虹桥花卉市场,里面三分之二的店家都是从曹家渡花市搬去的。
“和曹家渡花市相比,新花市在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就没那么明显了,要专门去一趟,肯定不如以前方便。”
传统花市如何接轨新的消费时代?最近,饿了么平台助力虹桥花卉市场,帮助消费者解决了路途远这个难题。
去年12月13日,“上海虹桥国际花卉时代广场”的线上平台“花田有约”正式入驻饿了么平台。
配送范围目前涵盖花市方圆15公里内,包括徐汇、普陀、静安、长宁、黄浦、虹口等区域。
消费者足不出户,只要打开饿了么,搜索“花田有约”,就能买到来自花卉广场的新鲜花材。
搜索“花田有约”
鲜花送货上门
目前“上海虹桥国际花卉时代广场”内约有158家鲜花批发商、200家工艺品绢花类商家和80家左右的鲜花零售商。
线下花市与线上平台的合作,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心城区消费者想要批量、平价采购多种鲜花绿植的需求。
线下花市与线上平台合作
足不出户
就能买到新鲜花材
对于吴伟和其他消费者来说,通过这样的平台,多少能从中温习曹家渡花市曾带来的仪式感,延续鲜花为生活带来的美好与意义。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