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2.0版智能化改造为普陀老小区物业管理“整容”

2018-12-28 17:24:40发布58次查看

管理不到位、监控有盲区、出入口人车混行、机动车乱停放、非机动车充电安全有隐患……提起老旧小区的物业服务,第一反应会不会浮现这样一些“不那么美好”的画面?
  近日,记者走进宜川路街道赵家花园小区,呈现在眼前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全封闭车闸、“刷脸”进入、远距离读卡存取非机动车、射频装置轨迹可循、全智能充电桩……各式高大上的智能设备让人眼前一亮。“安全、舒适、便捷、优美的居住环境,是居民们的追求,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这个智能社区的打造者——西部集团下属中山物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陶纹说。
  从无人管理智能车库入手开启改造之路
  赵家花园小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总建筑面积12.4万平方米,总户数2765户,整个小区分东、西两个独立区域。
  在小区智能化改造前,和其他售后房老小区一样,管理上问题很多,小区出入口多,出入口人车混行,碰擦事故时常发生。非机动车充电安全得不到保证,犹如一枚定时炸弹,威胁着老百姓的生命安全;机动车停放无力引导,占道占绿情况屡见不鲜,老百姓抱怨不断;监控盲区多,小区安全得不到保证,幸福生活如何保障?
  为彻底提升物业管理水平,提高居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2017年,中山物业从打造无人管理智能车库入手,开始了赵家花园智能化打造之路。
  自行设计开发的非机动车库智能管理模式包括了双卡识别的门禁系统。“每位停车的居民,都有两张感应卡,一张随人、一张随车,两张卡被同时识别后,才能入内停车。”陶纹介绍说,这样一来,只有信息匹配的人和车才能同时进和同时出,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无人看守也不会发生车辆失窃情况。
  同时,为了解决非机动车充电问题,车库配备了智能充电桩,系统自动记录充电时长、电压和电流情况,监控电流稳定性和电频饱和程度,不仅做到了过电保护,更能够在电频、充电器或者充电桩自身发生故障时,紧急断电,大大降低了非机动车充电自燃引起的火灾事故。通过高清摄像头监控,物业管理员实时监控车库情况,再加上无线烟感和简易消防喷淋的增配,为非机动车库的安全提供了“双保险”。改造之后的智能非机动车库安全系数提高了、环境整洁了,停车空间也得到了释放,老百姓们拍手叫好。
  2.0版改造让物业管理能力再升级
  2018年,区委、区政府提出了“物业管理能力升级”的进一步要求,中山物业积极响应号召,在1.0版赵家花园的基础上做了2.0版升级。
  现在,这个清爽透亮、无人管理的高科技车库又新配置了联网型充电桩和4g烟感装置,一改以往预付费的收费模式,只需轻轻刷一下充电卡,便可根据充电量实时计费。门禁在原有双卡基础上,进一步升级采用人脸识别和非接触式感应刷卡。陶纹告诉记者,“我们发现,假如居民一手推车一手刷卡,十分不便,也不安全。现在只要卡片装在身上,即可远距离读卡,免去掏和刷的动作,让居民存取车更便捷。”
  除了“高大上”的智能化车库,升级后的赵家花园小区出入口也有了大改观:安装了符合公安标准的微卡口,对人车进行了分流。安装全封闭车闸,实现车牌自动抓拍、识别、跟踪、比对车辆和车主信息;在前期大量排摸情况和采集图像后,完善数据库,安装人行摆闸,小区住户无需刷卡,便可“刷脸”进门,对小区住户、访客和闲杂人员进行分类识别,管控人流。同时,通过画面的自动比对,实现了防尾随,对尾随人员进行联动抓拍,记录并上传人员信息。
  在设施设备管理上,中山物业利用先进的泛感知装置,在小区的窨井和水箱内均安装了满溢预警装置,提前干预。小区的摄像头实现全路段覆盖,提高小区安全的同时,利于车辆停放引导。
  此外,为加强对物业工作人员的管理,中山物业给工作人员和相关设备都配备射频装置,射频的另一端是各居民楼和重点点位。“这样实现了轨迹寻址,通过射频装置定位人或设备等在小区内的位置和轨迹,更利于公司对人员设备的管理和监督。”
  如今,在赵家花园,车辆、人员、管理痕迹已全面实现了信息化、系统化,不仅使物业管理更规范,更有效地保证了小区的安全,也使居民尽享科技手段和西部物业文化带来的成果,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