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11户家庭获2018年度“海上最美家庭”
2018-12-25 11:19:13发布50次查看
日前,市妇联揭晓了2018年度“海上最美家庭”名单,其中奉贤的杨榴妹、韩国林等11户家庭榜上有名。他们中间,有的相濡以沫、不离不弃,有的回馈社会、志愿奉献……一个个平凡的家庭,又有着不平凡的事迹。
乡村振兴守基层,回馈社会爱家乡
来自柘林镇迎龙村的80后村书记、主任李天舒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他用自己的方式,把村民围成了自己的“朋友圈”。他的妻子詹淑萍则是动拆迁工作人员,夫妻二人日日坚守在基层一线。创建拆违期间,他与2名土生土长的本村村委人员家庭率先垂范,拆除自家违建。
而来自庄行镇新叶村的金伟丰夫妻俩成立的兔业专业合作社,带动近百户农户共同致富。在致富同时也不忘回馈家乡,连续三年,每逢重阳节,都会给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送去软糯可口的新大米,让老人吃上第一口新米,至今已送去大米2万余斤,并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发展乡村旅游。来自南桥镇的陆金琪夫妇创立的上海阿波罗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则从一个鲜为人知的小型民营企业,发展到目前核电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科技企业。夫妇俩为奉贤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国核电“走出去”战略做出重要的贡献。他们也积极参与社区共建、扶贫帮困、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同样来自南桥镇的何永辉、杨榴妹家庭,夫妻俩对于公益事业也相当有热情。妻子杨榴妹在2007年的一次无偿献血时知道了自己是稀有血型者后,她每年坚持参加无偿献血。至今累计献了7000毫升多血。
相濡以沫共患难,尊老敬老传家风
没有天荒地老的爱情誓词,没有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居住在奉浦二村的居民韩国林十几年如一日照顾身患尿毒症的妻子,从不抱怨,从不放弃,用自己的行动为妻子撑起了一片天。区人社局的潘国官家庭则以勤奋、勤俭、诚实、感恩作为家训。夫妻俩结婚33年来,他们互相照顾,同甘共苦。家里有四位老人,他们在工作之余,尽孝父母,使长辈安享晚年,父母一有不适,总是冲在最前面,想方设法为父母解除病痛。在他们的带动下,老人们只要有困难,儿子儿媳、女儿女婿也全力以赴,帮助老人解困。
家住南桥镇的王志芳家庭的夫妻俩都是老党员,他们总是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谁家有困难了,他们都会主动上前帮忙协调。每逢重阳节和中秋节,她都带领家人,利用自家的设备,制作糕点和月饼,送给运河新村的孤寡老人和残疾人。区法院民三庭法官苏姝,与她的丈夫魏玮和儿子组成的小家庭幸福美满,热心公益,并注重言传身教。每年,一家三口都要整理出衣服或书籍,捐赠给贫困山区的孩子。居委会或学校组织的募捐活动一场不落,每次都要带着儿子去捐款。
发挥余热献公益,投身事业报社会
家住青村镇的沈正洪一家是一个典型的三代同堂家庭,祖孙三代个个是“能人”。户主沈正洪虽已到古稀之年,但学习劲头不退。退休后作为老年教育巡讲团志愿者老师已有十二年,区宣传部、文明办、社区学院等都有他的身影。退休迄今,他受到各单位的讲座邀请200余场,听众约1.5万人次。四团镇的宋雪澄家庭自明代嘉靖年间便传下家谱,良好的家风家训一直延续至今。宋雪澄是个爱好收藏的人,从1981年起开始收藏各类图书,现已有了藏书3000多册,各类杂志1100多册。他常常把书借给邻里朋友阅读,将家变成了一个公益的“家庭图书室”。来自奉城镇的马彥龙作为区民族宗教委员会的副主任,经常携妻子张丽和女儿,去走访探望那些需要关心的来本地打工的少数民族同胞,尤其是逢年过节,把政府的关爱和温暖及时送到这些外来人口的家中。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