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普陀新闻

上海市宜川中学附属学校2018年教学工作会议

2018-12-14 0:00:00发布89次查看

2018年7月,上海市宜川中学附属学校被列为116所上海“加强初中建设工程”实验校。
站在学校发展的关键时刻,2018年宜川附校的教学工作会议,指导思想是: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积极响应新中考改革和加强初中建设实验校的各项任务。坚持“质量立校、内涵发展”办学策略,抓住三个行动导向,即政策导向、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向管理要质量,向标准要质量,向过程要质量,向技术要质量,向文化要质量,向团队要质量。
本次会议主题是:管好每一个班级,建好每一个教研组,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
工作议程包括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大会前行动,确定每个学科校本课后作业、推出各个年段样例;同时教研组长带头研究示范课,研究课前、课中、课后作业的设计和“贯通”。
第二部分是由王浩军校长主持的现场会议,分两个阶段解决目前学校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人的选择和培养问题,从近几年的考试看,我们的成绩总体上还是可圈可点的,但是“三弱”(弱班、弱科、弱生)现象还有,为什么有些班级和学科,一年、两年、三年,托底工作越来越好,而有些班级和学科却不是?能不能尽快改观?
分管九年级的侯瑞波书记从全教会的大背景入手,带着全校教职工了解全教会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从大量的数据分析看到目前我们学校的强弩之末,改变现状必须从管理入手,提出了三年的具体要求:管理是盯出来的,技能是练出来的,方法是想出来的,潜力是逼出来的。
紧跟着九年级的学部主任王静老师更具体地梳理了各科在这一年中的7次成绩,通过图表,发现问题,提出后续在初三管理团队、备课组团队、班主任团队中具体落实的举措,并通过学习研究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实施策略,提出改变资源,统整四年,抓差补缺,精准帮教等实际可操作的要求。
特色创建部的陈鸿宁老师更是把一些在学习和行规上有问题的学生组成了“源点”互助学习小组,通过专题教育、主题学习、情感沟通和家校协同方式对症下药,有效地开展帮教工作。并要求老师们能对问题学生宽容、激励、引领、陪伴,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飞跃和质变。
问题二——教育教学核心观念和技术的推广使用问题
从每次的考试看,宜川附校的老师抓“双基”还是“有一手的”,但是从绿标高阶思维测试、六年级的摸底和初三的毕业考结果看,确实反映了他们的学生眼界不开、自信不足、思维不活、能力不够,提升学生的动力和能力是系统工程,那么影响它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分管中学教学的方敏琪主任从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关系入手,针对目前中学教学的现状,提出了“三抓”的要求:一抓教学研究——转变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从有效作业设计做起,课堂上知识结构化——学生容易理解和记住,学习问题化——发展高阶思维能力,过程民主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评价多元化;二抓住发展关键期——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介绍六年级后续潜能课程的具体落实要求;三抓每门学科的教学常规。
分管小学教学的杨裕珍主任以有效作业为突破口,提出作业设计要精、作业指导要实、作业批改要快、作业管理要严的新要求,并对后续作业的设计、批改、学困生的作业、品社、综合学科的单元作业提出了新途径、新策略,要牵着这个“课堂改进的牛鼻子”——作业设计,不断探索和实践,以期取得小学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紧跟着小学英语林歆韵老师从抓住重难点,精心设计课后作业;关注需求点,精心设计趣味作业;立足差异点,精心设计分层作业三方面介绍了她的具体做法,使设计的作业在解释性,科学性,结构性,难度,选择性,多样性,作业时间上都能达到要求,真正达到“减负增效”的作用。
科研室主任苏治芳老师则是以“园丁杯”教学评优比赛总结为抓手,反思得失,提出学科教研组建设的趋势和制定“学科教研组建设三年规划”的要求,提出构建“教师主动教、学生主动学”教学生态的跟进举措。
问题三——学校组织管理的效能问题
每一个学生以及他的教师、同伴、家长组成了一个“微学习共同体”,这样的结构扩大、再扩大,形成了教育教学体系。虽然说内因起决定作用,但是外因的促进作用不容忽视。宜川附校的管理、教研、备课、德育是不是提供了明确、先进的工作标准,是不是把激励人、培养人,及时干预不到位、不正常做到精细?
分管学校德育的于校长从解读三全育人和学科德育的关系入手,针对学校现有的班主任队伍结构,提出了班主任队伍建设后续要加强班主任基本功培训,开展“四个一”活动,以及通过关注德育学段目标、以知识内容本身蕴涵的人文价值为载体、以学生在学习中的过程、方法、表现等为资源、以教师对个别学生的人文关怀、情感交流为契机、以教师的师德规范、人格魅力、良好师生关系为氛围落实学科德育工作。
分管小学和中学德育工作的武春燕和徐欢两位主任分别介绍了家校合作、一、六年级开放日活动、六年级的研学活动等“四自”季的主题特色活动,从而更好落实“四自”人格教育的德育目标。
最后负责学校大队部工作的刘佳老师和班主任于莉老师从如何抓好团队组织,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从如何养成学生良好习惯两个角度和老师们分享了自己的做法和成功的经验。
13位干部和老师分别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如何管好每一个班级,建好每一个教研组,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的具体举措,王校长最后做了总结性发言:
1、人的选择和培养问题。
——校内:分级分类培养、“四个一”业务提升
——校外:带教
——能上能下、能进能出
2、教育教学核心观念和技术的推广使用问题。
——作业撬动教学方式转变
——网络拓展教学时空
——课堂改进“860”目标。
3、学校组织管理的效能问题。
——加强循环制、目标责任制管理(三率一分)
——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作用发挥
——校本研修制度
——加强年级组管理
为了增加教职工的参与感,为了体现一份责任担当和示范带头作用,我们还使用了现场评分,为每一位发言者现场打分。
第三部分《教研组会议》
主题:标准  质量  细节  特色
主题解读:从近几年本学科成绩的提升情况思考本学科的发展和建设(学科课程、课程实施、促学活动、团队建设),其中把大会要求、“大循环”制度和教学常规要求作为落实管理的基础,把校本作业的研究(课前、课中、课后)作为抓手,推动主题研修活动,引领老中青三个层面的组员实施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实践能力和学科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学校坚持每年召开年度教学工作会议,目的就是聚焦师生教学行为的优化改进,聚焦规范、质量、细节和特色,探讨制约教学发展的瓶颈问题,进一步优化“一页纸”教学法的操作要求,提高课程实施的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生活品质,促进教学工作科学发展。
普陀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