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启动至今的上海“前列腺癌精准筛查”项目已经有了初步结果。
12月4日,周到君从即将召开的第八届上海泌尿肿瘤国际论坛吹风会获悉,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叶定伟教授团队在对上海及周边地区超2500例高危人群进行血清psa水平筛查后,证实受筛上海居民高危人群中前列腺癌检出率超过1%。
“富贵癌”前列腺癌高发
叶定伟教授团队从去年6月开始,首先在上海市范围内启动了“前列腺癌精准筛查”项目,并逐步向全国推广。
特别是在全国范围内帮助适宜医疗机构开展前列腺癌筛查工作,建立了包括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苏州科技城医院、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上海宝山区月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内的11家“前列腺癌精准筛查基地”。
截至2018年11月底,累计对超过2500位前列腺癌高危人群进行了免费psa筛查。在这些高危人群中一旦发现psa指标异常,将会进一步行前列腺穿刺,通过病理检测明确是否罹患前列腺癌。
项目初步结果显示,在接受psa筛查的人群中,有34人最终确定为前列腺癌,所占比例接近1.6%。所幸,这些患者大多为局限性前列腺癌,及时接受根治性手术,可以获得良好的预后。
不过叶定伟指出,目前的数据是低估的,很多初筛阳性的居民并没有进一步接受穿刺诊断,实际的检出率可能远超1%。
前列腺癌随城市化发展程度逐渐上升,
大城市前列腺癌发病率17.26/10万,几乎是小城市的4倍。
在上海地区,前列腺癌已经位列男性常见肿瘤第5位和泌尿系统肿瘤第1位。
在第八届上海泌尿肿瘤国际论坛主席、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业委员会候任主委、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叶定伟教授看来,
前列腺癌发病谱的显著改变与生活质量的改善密切相关,人均寿命逐步提高,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逐渐西化,都会导致前列腺癌这种“富贵癌”的高发。
5年生存率仅为53.5%
让人担忧的是,与日益增高的发病率相对的是,我国前列腺癌的死亡率居高不下,远超西方发达国家。
叶定伟教授说这其中主要的因素在于我国超70%的前列腺癌患者,初诊时已经是中晚期,绝大部分患者因此丧失了根治的机会。而在美国,初诊前列腺癌患者中只有19%是中晚期。
2013年的数据显示,我国前列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53.5%,而同期美国前列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达到了99%。
这些高危人群赶紧筛查
叶定伟教授表示,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我国前列腺癌患者总体生存率最有效的手段。
目前,早期发现前列腺癌的有效手段包括血清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筛查等途径。
psa是一种前列腺上皮细胞分泌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癌细胞在增值的过程中破坏了微循环和一些血管系统,psa就会大量进入血管,最终表现为血清中的psa水平增高。临床筛查体检中发现psa水平异常增高,就意味着前列腺癌可能性很大。
叶定伟教授团队率先在全国范围内推出《前列腺癌筛查中国专家共识》,呼吁对前列腺癌高危人群要尽早开展基于psa检测的前列腺癌筛查。
在《共识》中,专家们对前列腺癌高危人群做出如下定义:
年龄大于50周岁的男性、
年龄大于45岁且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
或40岁时基线psa(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指标大于1ng/ml的男性。
这部分人群应当养成良好的体检筛查习惯,以密切警惕前列腺癌的发生。
前列腺癌高危人群定期进行psa筛查很有必要,希望社会各界能够重视筛查,共同协作,参与到该项目当中,在提高前列腺癌早发现率和疗效的同时,也可以建立中国前列腺癌患者数据共享平台或基因数据库,为国人前列腺癌精准诊治开拓更多空间。
周到君了解到,为了进一步推进前列腺癌精准筛查,在即将召开的第八届上海泌尿肿瘤国际论坛上将授予第一批11家前列腺癌精准筛查基地和第一批16家“前列腺癌精准筛查社区服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