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部队到警队,从总账会计到出入境民警,9年前,王琳毅然决定切换“人生跑道”,来到一个全新的未知领域,“赛场”虽变,但她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却始终未变。
从“幕后”走到“台前”
2009年,还在长海医院担任总账会计工作的王琳要转业了。出生于军人世家,在部队大院长大的她,从未想过脱下制服的生活会是怎样,不出意外,王琳选择加入警察队伍,脱下了军装,换上了警服:“我那时还可以选择到税务、财政等专业对口的部门,但因为有着制服情结,我还是‘一根筋’地做了一名警察。”
在做了一年多的派出所治安管理民警后,2010年初,王琳被调到了杨浦区出入境办证中心,成为了一名出入境窗口民警:“原来在部队做会计都是和单位内部的同事打交道,现在做窗口民警,面对的就是形形色色的百姓,这对我的沟通、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幕后”走到“台前”,王琳难免水土不服。“当时办证窗口只有两个民警,遇到办证高峰,有些居民因长时间排队,不免产生不满情绪,这跟我以前在办公室工作反差很大,一开始也会觉得委屈。”
时间久了,王琳通过换位思考,更加理解居民的心情,同时,她耐心热情的办证服务也得到了居民的认可。据她回忆,一位70多岁的老人,因为女儿在香港定居,所以成了出入境办证中心的常客。但有一次,这位老人带来的探亲证已经过期了,顾及到老人年纪大了,王琳依然帮老人办理了通行证,并一再叮嘱他,到香港后要尽快让女儿把新的探亲证换好带回来。没想到,下一次这位老人还是拿着过期的探亲证来办证,见办证不成,就在大厅跟工作人员吵闹。后来王琳请示了领导后,又一次帮老人办好了通行证,而这一次老人也兑现承诺带回了新的探亲证。
“两个月后,这位老人又来了,我们以为他还是来办证的,但他却说只是为了探望我们。”王琳欣慰地说道。在工作中,百姓的一个微笑、一句肯定的话语都成为了她继续前行的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业务能力上,王琳也是出入境办证窗口的“一把手”。“对内,我们为老百姓办理护照、港澳台通行证等出境用的证件,对外国人来讲,我们就是‘签证官’,为他们签发工作、学习、私人事务签证。而杨浦因高校、园区众多,办证量一直排在全市21个出入境办证窗口的前列,日均办证量700-800证次,今年我们已经累计为近17万人办理了证件。”王琳曾创造了一个记录:在一天内办证数量多达450多本。“一天办这么多证,意味着我在工作时间内不喝水、不上厕所,除了吃饭没有休息时间。”
而在周六、节假日前夕等办证高峰时段,来办证的人更是大排长龙:“我们窗口平时的工作时间是周一到周六8:30-17:00,但我们最晚时快晚上八点才送走最后一位办证群众。当初选择转业是为了让自己能准时下班,但没想到自己比以前更忙了。”王琳笑着说。
出入有境,服务无境
2016年,王琳因其出色的工作能力,被任命为杨浦公安分局出入境办公室副主任,分管窗口工作,熟知业务的她在服务群众方面做了很多创新举措。
王琳表示,作为出入境的民警,我经常会接到亲朋好友来电,询问:“我要来办护照,需要带点什么,你能不能陪我办一下?”针对这一情况,杨浦公安分局出入境管理局在2017年便推出了管家式服务,从申请人进入大厅开始,就有专人根据他们不同的需求进行个性化引导,可以说是“一进大门,全程无忧”,老百姓都亲切的称呼工作人员为“办证小管家”。
此外,网上帮忙预约,为特殊人群开通绿色通道,开通微信、支付宝付款通道……越来越多的便民服务让更多的百姓得到了实惠。
王琳跟记者分享了一个故事。某天,办证大厅里来了一位慌张的中年人,原来他的父亲在台湾旅游期间,不幸遭遇车祸,现在在台湾某医院接受治疗,医院通过其父亲的电话联系到他,他一听就慌了神,来到办证中心希望可以第一时间办理通行证。“其实他不符合我们的加急条件,但人命关天,我们在和市局沟通后,决定特事特办,在拿到材料后马上由专人开车将材料送到市局加急窗口,让他在第二天就拿到了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而按照正常办理流程,拿到证件需要7个工作日的时间。”
与此同时,出入境办证中心推出的“最多跑一次”的制度,也让群众感觉办证越来越方便了。王琳介绍道:“只要申请人来申请,不管缺失什么材料,我们都会受理,之后,申请人可以通过传真、电子邮箱、微信号等途径将缺失的材料补发给我们,让数据多跑腿,居民少跑腿。”
知识杨浦,高校林立,外国留学生数量也是全市第一的,王琳及其同事在接待外国人办证中也遇到过不少难题。“我们窗口组民警的英语水平都是不错的,还有一些精通小语种,但有时候也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比如今年年初,有个外国小伙子来办签证,他中英文都很差,基本无法交流。于是,我们民警搜索了谷歌地图,让他指出家乡所在的位置,原来是在南印,当地使用的是乌尔都语。后来我们联系了附近高校留学生办的老师,终于找到名既会乌尔都语又懂英语的印度留学生,帮忙做了翻译,顺利为他办理了居留许可。”
这件事情也给王琳及其同事提了个醒,据了解,她们现在正在考虑引进自动翻译机,或者组织由各大高校留学生志愿者组成的翻译队伍,这些非母语国家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王琳表示,出入境每扇小窗口,可能也就两、三个平方米,但对老百姓来讲,它是开启海外之旅的第一个驿站,对外国人来讲,它是开启在华居留的第一扇门。每当看到大厅里手拿着号牌望着柜台的申请人,都能真切的感受到“出入有境,服务无境”这八个字在自己肩上的份量。“我们一定要做好便民利民的先锋,让中外人士都能感受到出入境的贴心服务,为杨浦发展创造更优质的国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