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引金融“活水”为民营企业“解渴”
2018-11-22 9:23:51发布35次查看
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是长久以来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痛点。在松江,区政府相关部门联手金融单位打通痛点,引来金融“活水”,为民营企业“解渴”。
搭建平台,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为做好金融服务民营经济,政府在金融机构和民营企业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区金融办搭建产融对接平台,定期在街镇、园区组织“金融精准服务企业对接会”,邀请上交所、银行、保监机构、券商和优质企业参加,介绍政府扶持政策、上市挂牌要求和金融机构所能提供的相关服务,使企业的融资需求与金融机构进行精准对接,形成松江区金融服务长效机制,搭建投融资双方相互了解、互相交流的平台。同时,设立产业引导基金,为企业发展进行投资,目前政府出资创业引导基金到位2亿元可用于投资,以支持松江中小企业发展。市担保基金与松江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中心分别与银行合作,为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政策性融资担保。
而在金融机构方面,如何帮助企业“降成本”,也是很多银行转型升级的重要命题。浙商银行搭建了池化融资平台、易企银平台和应收款链平台,通过“池化”盘活企业资产,提高企业资金效率,同时降低对外融资,也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为这个命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
“小企业自身信用不足、抵质押物相对缺乏、信息不对称等是制约融资的普遍难题,而供应链金融就是一个破局之举。”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经理诸星龙对此深有体会。今年,正泰公司与浙商银行开展了应收款链平台业务合作,正泰上下游产业链上16家企业相继在浙商银行开通了应收款链平台,浙商银行共向这16家企业发放贷款1600多万元。
“打个比方,假设正泰6个月以后要付款给某供应商100万元,而此时该供应商正处于资金周转困难期,那么该供应商就可以凭借正泰的这100万元应收款,到银行贷款,实现资金流转。等6个月后正泰付完应收款,供应商再拿这笔钱还银行。”诸星龙说,产业链上的企业都是“命运共同体”,在这个过程中,供应商可以利用正泰的平台和信用实现融资和资金周转需求,同时上下游企业的良性发展也会为正泰带来更多的支持,真正意义上把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破解了。
创新产品,解决企业融资堵点
不久前,岳阳街道申田经济园区一家汽车零配件公司企业主张先生遇上业务拓展良机,订单量增加,可流动资金不足却让他发了愁。就在张先生为资金一筹莫展时,建行“惠懂你”app一站式线上贷款服务给他的生意带来了转机。在客户经理的指导下,张先生通过输入企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和线上税务授权,不到5分钟便完成了在线预约开户,3天后,他便拿到了200万元云税贷授信额度。“像我们这样轻资产的小企业,不用抵押、不用跑税务机构,凭着之前诚信纳税的记录就能申请到这么多贷款,真是太方便了!”全程手机app上自助办理成功后,张先生直点赞。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