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地区今天举行重大项目签约,中国铝业集团、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等11家大型央企、科研院所与行业领军企业正式落地临港。
临港地区因港而生、因港而兴,是上海进入21世纪规模最大的园区开发项目。15年来,临港坚持“体现国家战略、体现上海优势、体现国际竞争力”的发展定位,重点引进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代表的关键领域、关键企业和关键项目,填补了多项事关国家战略的装备和技术空白。今年以来,临港地区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速度显著加快,成为上海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亮点。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高效落地、积塔半导体特色工艺生产线顺利开工是最为典型的案例。
本次签约的重大项目,具有战略牵引力强、“四新”业态覆盖广、签约项目优、合作方式活的特征,既有服务国家战略,部市合作、央地携手搭建大基地、大平台,又有聚焦“卡脖子”环节,落地大科学装置,推动产业化进程;还有产业深度协同、完善产业生态,打造新兴产业集群。项目涵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数字创意等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分领域。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临港地区将携手中国铝业集团、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上海博郡汽车、延锋汽车内饰、上海诺信汽车零部件等龙头央企和业内领军企业,围绕先进材料、卫星导航、动力研发、整车制造及关键组件环节,搭建多种技术、资本、品牌共舞大平台,延伸产业链、拓展创新链、提升价值链,构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完整产业生态,助力上海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在燃气轮机领域,临港地区与中科院热物所合作,落地高效低碳燃气轮机实验装置,建立关键设备试验和研发平台,获得关键科学数据,培养核心人才,推动关键技术国产化,填补大功率燃气轮机试验装置空白;与新奥能源联手,推动系列微型燃气轮机的研发与产业化制造,补足燃气轮机产业化“卡脖子”短板。
在集成电路领域,临港地区通过与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等单位搭建上海光电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导入盛美半导体先进工艺技术,进一步服务新昇半导体、积塔半导体等重点园区落地项目,打造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化新高地。
在产城融合领域,临港地区通过与德扬国际缔结战略协议,在园区能源规划、区域能源中心建设、建筑智能化、企业能效管理、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深化与临港跃动合作,共同孵化集创新体育研发、竞技培训、旅游娱乐一体化的国际科技体育产业基地,推动传统产业园区向绿色、低碳、智慧、缤纷的高等级产业社区转变。
临港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将进一步提升临港地区产业高度、经济密度和创新浓度,为打响“上海制造”品牌、加快“两区两城”建设,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高品质生活注入澎湃动力。面向未来,临港地区将坚持以服务、服从国家战略为己任,继续高举科创中心主体承载区建设的旗帜,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坚持开放发展、创新发展、联动发展,坚定不移推进重大产业发展、创新创业发展和产城融合发展,培育高质量产业,建设高品质物业,集聚高素质人才,形成高活力生态,打造卓越科创园区,继续在服务改革、开放、发展大局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海市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主任翁祖亮,浦东新区区委常委,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理 委员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陈杰,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家平,党委副书记、总裁袁国华等出席签约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