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松江历史,传承人文情怀。如果你是个广播迷,那你有耳福啦~因为,从2017年6月15日起,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新闻广播,频率fm93.4、am990将每天播送《上海之根文明松江》专栏,讲述松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今天,我们来听听第五十八期节目——《松江两大土特产,你都尝过吗?》吧。
节目播出时间
周一周二,周四~周日:9:58、13:58、14:58、15:58
周三:13:58、14:58、15:58、23:55
“老上海”们都知道,过去松江有两个土特产非常出名,一个是醉螃蜞,一个是酱小茄。连施蛰存离开松江三十多年后,还津津有味地写到:在松江夏夜一边乘风凉一边用酱小茄伴淘茶饭的乐趣。
【松江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钱明光:因为松江过去盛产螃蜞,这个螃蜞很有特点:两个螯特别大,醉了以后,味道特别鲜美,比现在的醉蟹还要好吃。过去吃螃蟹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农民在家里,菜没有了,就到外边田头、河边去抓点螃蟹吃。】
松江过去街头的叫卖声中,除了修洋伞之外,还特有一种“螯喔螯喔”的叫卖声,是专卖螃蜞螯的。到了现在,随着水利建设、河道整治、农田格子化的进程,螃蜞已经在松江绝种,食客们虽然再也品尝不到螃蜞螯了,但还可以试试松江的另一大土特产:酱小茄。
【松江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钱明光:松江还有一个菜,叫酱小茄,上海话叫“小落苏”。但是它最大的时候,采摘的时候也像一个小指头。腌制以后,酱了以后呢,味道特别香、脆,吃早饭的时候呢,特别灵。】
由于茄子个体小,经济效益差,种植的人渐渐少了,但松江人爱吃腌小茄和酱小茄。于是就把大茄子幼小时就采摘下来当小茄子用,味道稍有逊色但仍不失为一道好菜。如今,市场需求已经催生了重新种植。当令时节,松江有好多饭店都会推出这道冷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