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地铁语音购票开始,阿里云正在上海打造超大型城市精细化管理样板
2018-6-8 5:00:00发布67次查看
“你能帮我买一张去人民广场吃炸鸡的票吗?”
6月7日阿里云的云栖大会·上海峰会上,阿里云总裁胡晓明现场连线上海南站地铁站,在现场嘈杂的环境下,相关人员通过语音发出指令、最后支付宝扫码,成功购买了2张地铁票,除了人民广场的,还有一张去中共一大会址参观的。
“阿里云正在同上海合作,共同打造超大型城市精细化管理样板。”阿里云总裁胡晓明在现场透露。
据了解,阿里云的et城市大脑将向医疗应急调度、城市管理、环境治理、旅游开发、城市规划、平安城市、民生服务等七大领域拓展,从智能交通管理全面升级为整个城市的人工智能中枢。
不过,胡晓明说,交通治理只是起点,更重要的是数据开始为社会产生价值,“我们希望通过et城市大脑能将城市打造成一个与人有机互动、自我调节的智能生命体。解决今天仅靠人脑无法解决的城市发展问题。”
2016年初,阿里云启动了et城市大脑,迎战的第一个领域便是交通治理。去年10月,杭州城市大脑1.0正式发布,试点区域通行时间减少15.3%,120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间缩短一半。城市大脑的“天曜”系统能365天24小时通过已有的街头摄像头无休巡逻,释放警力200余名。
et城市大脑快速向七大领域拓展的过程中,数据资源平台是关键支撑。阿里云机器智能首席科学家闵万里介绍,数据资源平台相当于城市的数据操作系统,可以构建一个数据增殖反应堆,有效将数据价值密度提升10倍,价值效率提升100倍。
“未来,有了大脑的城市,会拥有100万倍的数据,只消耗1/10的水和电,道路越修越窄,把空间还给自然,我们的生活却更加舒服方便。”
闵万里说,很多城市病在城市规划初期就埋下隐患。如果我们能提前预见一个“聪明伶俐,茁壮健康”的城市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把这些优秀城市基因在出生之前就注入到城市机体中,就能实现“优生优育”。
比如市民中心应该修在哪里最合理?以往靠经验,而现在所有的城市规划都能做到基于数据。et城市大脑已实现在虚拟的数字城市中不断模拟,最终寻找到最优的规划方案。目前城市数字规划平台包含规划蓝图、实时仿真、全局决策三大功能,能够全面优化城市空间格局,实现规划、建设、运营的闭环。
闵万里说,数据资源平台实现了全球首例城市五维数据融合,搭建了城市数据治理成熟7度模型,具备制造、能源、物流、交通等6领域知识图谱。城市能够借助这一技术实现数据的全量、标准、纯净、智能,快速为城市大脑供血。
未来,城市的交通、能源、供水、建筑等基础设施在云端将全部被数字化,实体城市和数字虚拟城市同生共长相互映射,大到建筑物小到每条电力线路都能在虚拟城市中找到数字化的自己,极大地提高城市管理精度与效率。
“上海在中国城市人口数量第一,城市经济总量第一,全球地铁里程第一,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摩天大楼。这对于et城市大脑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巨大的技术机遇。”胡晓明说,中国的城市创新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正是同杭州、雄安、上海的合作才推动了et城市大脑向更多领域拓展、升级。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