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厅、天井,甚至厨房都变成卧室,有限的空间里挤满高低床铺,屋内光线昏暗、通风不畅、拥挤不堪,电线私拉乱接,物品随意摆放……
这样的群租房不仅易引发火灾,带来大量的安全隐患,而且由于人员数量多所产生的噪音、小区公共资源消耗、外来人员鱼龙混杂等问题,也困扰着小区的正常住户们。
近年来,群租问题越来越得到各方重视,但经常出现整治效果反复回潮,不尽如人意的现象。
近日,普陀区公安分局在大调研中主动出击,跨部门、跨事权,配合长寿路街道等相关部门,打造无“群租”小区,看看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上青佳园小区位于常德路,是建于2001年的商品房小区,总占地面积约1.7万平方米。半年前,由于入室盗窃、盗三车等案件高发,小区被普陀公安分局列为大调研工作重点。
实地走访,制定整治方案
普陀公安分局长寿路派出所民警多次实地走访调研,了解小区的管理漏洞,发现该小区由于群租房较多,人员进出复杂从而导致案件高发、治安消防隐患屡禁不绝。
在明确这一症结后,长寿路派出所积极与长寿路街道沟通,跨部门、跨事权,配合街道平安办、房办等相关部门积极参与社区综合治理,详细制定了对小区群租整治的具体实施方案,目标逐步将小区打造成安全有序、无“群租”的平安社区。
多方联合,开展整治行动
整治先期,社区民警组织小区居委、业委会在社区对群租房整治宣传造势,营造良好的整治氛围。同时根据信访、12345热线及110警情中涉及的线索,发动小区楼组长对群租房数量以及有治安隐患的住户再次细致排摸,对确认为群租房的张贴整治告示,告知整治节点,劝其自动撤离。
在集中整治期内,长寿路派出所先后两次集中所内警力配合街道相关部门及小区居委、物业对群租房进行集中整治行动,对小区内的群租房逐一拆违。
明确责任,巩固整治成果
经过为期近一个月的集中治理,上青佳园的群租乱象得以彻底根除,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小区的管理责任交由物业,属地派出所和街道将为物业的管理提供保障责任。
为了能进一步巩固上青佳园无“群租”小区建设的整治成果,长寿路派出所民警通过培训物业保安,对整治完的群租房由物业负责后续跟踪,掌握房屋使用状态,同时要求物业加强小区3个门岗的管控,严禁群租房家具和建材搬入小区,确保小区群租现象不发生回潮,形成长效管理。
超大城市,安全是第一位的。小区环境更是直接影响到百姓能否住得安心,城市能否长久稳定的发展。
普陀近来大力整治“五违四必”,一些多年的“硬骨头”被啃下,在今年的大调研工作中,普陀将继续向“老大难们”发力,为大家营造更安心、更舒心的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