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3家企业的50个产品和36项服务,通过第三方认证,成为首批“上海品牌”,“上海制造”占总量七成以上!
在这份名单中,既有耳熟能详的老品牌,如“恒源祥”羊毛被、“老凤祥”珠宝、 “立邦”漆、“培罗蒙”西服、“茂昌”眼镜......它们不仅质量过硬,价格也很亲民。
也有那些早就融入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质量却始终如一的:“红双喜”乒乓球、“英雄”钢笔、 “中华”铅笔、“光明”牛奶、“古今”内衣、 “三枪”内衣、“90分”旅行箱、“自然堂”护肤品、 “佰草集”护肤品、“马利”中国画颜料、敦煌民族乐器......这样接地气的日常消费品。
还有“朵云轩”艺术品、上汽集团“名爵”“荣威”、 “斯米克”健康版、“书香门第”复合地板、“蔓楼兰”旗袍、 “斐讯”通讯等低调奢华有内涵的品牌。
同时,振华重工、上海电气、上海锅炉等先进制造业的“结晶”也荣耀上榜!
此外,还有浦东机场、国家电网、市政总院、上海外服等机构的服务也得到了肯定!
首批“上海品牌”
(53家企业的50个产品和36项服务)
目前,“上海品牌”的管理规定正在研究制定,参考我国产品强制性认证的经验,如果“上海品牌”在市场监督抽查中被发现产品或服务无法达到企业承诺的国际一流水准,将需要重新评估。
“上海品牌”认证方还考虑引入竞争机制,第一批“上海品牌”公布后,同类型产品或服务如要申请认证,必须和前者达到同一甚至更高的高度。前者一旦被“后浪”赶超,又无力追赶,可能会被取代。
服务方面,“上海品牌”将获得政府采购项目优先权、所在地配套奖励扶持等方面的政策优惠。同时,“上海品牌”正在申请注册商标,获得批准后,企业通过“上海品牌”认证的产品或服务可以打上这一“金字招牌”。
2015年起,上海开始寻觅专业第三方,包括瑞士通标、德国莱茵、法国必维等在内的8家全球业绩排行前10名的国际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携手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等7家国内权威认证机构、科研机构及协会,组成了上海品牌国际认证联盟。该联盟依照国际通行的合格评定方式,对自愿申请认证者进行认证。
认证中,看重申请者是否具有自主创新能力、产品或服务质量是否卓越、管理模式是否精细先进、是否形成了行业内领先的品牌效应、是否诚信经营、是否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和履行社会责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