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家长注意!这种病近期爆发!比去年来得凶猛!
2018-6-7 5:12:45发布60次查看
上海的家长请注意!
上海的家长请注意!
上海的家长请注意!
近期,上海市手足口病疫情
呈快速上升趋势!
部分区甚至还出现了
幼托机构手足口病暴发疫情!
今年手足口病病例数直线上升
明显比去年要来得凶猛!
今年手足口病逐渐进入流行期
预计今年手足口病整体流行的强度
将高于去年!
手足口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通常病情较轻,7-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患儿发病初期常出现发热、食欲不振、疲倦或咽喉痛。发热1-2天后,在舌头、牙龈和/或两颊内侧等口腔部位出现水疱,痛感明显,这些水疱初期为细小红点,后形成溃疡。另外,多数患儿手掌、脚底会出现皮疹,皮疹通常不痒,有些皮疹带有水泡,其他部位如臀部、膝盖、肘部、躯干等也可能出现皮疹。
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 患者发病后第一周传染性最强。
什么时候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
每年4-6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部分地区(尤其是南方)10-11月还会出现秋季小高峰。
哪些人群容易得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6月龄以下婴儿因有胎传抗体的保护发病较少,从6月龄开始发病逐渐增加,1-2岁儿童发病风险最高。低龄儿童发病后得重症、死亡的风险更高。
同一名儿童会多次得手足口病吗?
手足口病绝大多数患者会对感染过的肠道病毒血清型产生保护性抗体,因此,感染同一肠道病毒血清型而重复发病的几率较低。但因多种肠道病毒血清型均可引起手足口病,且相互之间无交叉保护, 因此同一儿童可能因感染不同肠道病毒血清型而多次发生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能治好吗?
轻症手足口病患者和伴有无菌性脑膜炎患者可完全康复。伴有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并发症的重症患者可能会遗留肢体无力、肌肉萎缩、小脑功能障碍、神经发育迟缓、吞咽困难等后遗症, 极少数危重患者救治不及时可能出现死亡。
什么时候打疫苗最佳?
“如果宝宝已经得过由ev71病毒引发的手足口病,那就无须再接种疫苗了,因为这样的孩子体内已产生了相应抗体。如果曾经患病是由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或者无病原学诊断结果的,可选择接种ev71疫苗。”专家表示,该疫苗适用于6月龄至3岁,不过建议易感儿童越早接种越好。“ 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以便尽早发挥保护作用。3岁以下幼儿是发病率最高的人群,对于5岁以上儿童,不推荐接种ev71疫苗。”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注意手卫生,尤其在触摸口鼻前、进食或处理食物前、如厕后、接触疱疹/呼吸道分泌物后、更换尿布或处理被粪便污染的物品后,应用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
尤其要注意的是,很多家长带孩子外出喜欢带湿纸巾,在饭前或出入公共场所后,随时拿来擦手。但目前市面上售卖的消毒湿巾多含季铵盐和酒精,这些消毒剂对肠道病毒的杀灭效果较差,仅建议在没有洗手设施的情况下使用。
2.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绢或纸巾遮住口鼻,随后将纸巾包裹好丢入有盖的垃圾桶。
3.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
4.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如接吻、拥抱等。
5.经常清洁和消毒(含氯消毒剂)常接触的物品,如玩具、家具等,清洁后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或冲洗干净。
6.用一次性毛巾或纸巾清理患者的鼻咽分泌物、呕吐物、粪便等,并及时消毒被上述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的物体表面或环境。
7.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带孩子参加集体活动。
家有学童的家长
如果孩子出现了以下特征
尤其是对于小于3岁的孩子
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
一定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 持续高热不退
2. 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
3. 呼吸、心率增快
4. 出冷汗
希望孩子们都能够
远离手足口病!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