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区区委大调研办公室建立街镇与委办局对口联系机制,让机关干部走出大院子走进居民楼—— 上门听民声搭起连心桥
2018-6-7 11:47:00发布68次查看
周末一上午跑了两栋28层的公寓楼,敲开100多户居民家,一遍又一遍重复着同样的开场白……这是区合作交流办副主任朱磊在九里亭街道参加大调研时的一幕。走出机关大院,走进居民家里,得益于区委大调研办公室的对口联系机制。如今在松江区,像合作交流办这样看似与民生并不贴近的部门,也有了与社区居民面对面的沟通平台。
公务接待和对口帮扶是区合作交流办的两大职能。平时与企业和市民的接触并不多,这让朱磊时常有“不接地气”的感受。“科室里不少人跨出校门后就直接进了机关大院,一干就是好几年,真正下基层去体察民情、了解民意的机会并不多。”他告诉记者,以前出于公务接待的需要,也会去一些居民家庭踩点,但像这样不打招呼直扑居民家走访还是第一次。当天上午,区合作交流办的7名工作人员在九里亭街道居委会干部的陪同下,走访了272户居民,共收集整理了57个问题和建议。
今年4月,区委大调研办公室建立对口联系机制,政法委、610办、规土局等39个委办局分别与17个街镇对口联系。这些委办局作为配合单位,与各街镇一起完成对居民、农户的走访调研,这为常年坐在办公室里的机关干部们打开了一扇走基层的窗口。
90后盛莹晴是区审计局一名经济责任审计干部,近两年的工作中,让她感受最深的,就是走进基层居民区的经历。“以前坐在机关大院里,接触的多是接受经济责任审计的部门,也会加班加点,但真正走到基层去,才发现基层比我们更辛苦,周末对不少居委会干部来说就是正常上班。”她说,从社区干部身上学习到的沟通、聊天方式,给她上了生动的一课,群众有问题往往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居委会,有时候社区干部还不得不一边被骂着,一边微笑着处理居民的诉求。同样是新松江人的徐展强,5年前进入区审计局工作。过去这段时间,他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上门走访了方松街道的20户居民:“这跟我们以前面对的审计对象很不一样,老百姓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也让我进一步加深了对松江的了解。”
“通过大调研深度体验与本职工作不同的服务群众工作,对我们机关干部队伍本身也是一种锻炼。”朱磊说,在走访居民过程中,不仅要不厌其烦地重复同样的开场白,还要时常做好被拒绝、吃“闭门羹”的准备,通过大调研,大家工作的热情和耐心大大提高,对不同部门间的合作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走出机关大院,走进居民家里,成了眼下全区各委办局机关工作人员的必修课。“只有扎根基层、关注民生、反映民意,才能凝聚民心、汇聚民智,这是人大干部应尽的职责。”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综合秘书科科长李杰瑜说。区财政局为掌握种粮农户面临的困难和实际需求,以“四不两直”方式到农户家中、堆场仓库、田间地头实地走访和勘查调研,并梳理出了一揽子解决方案;区红十字会在调研基层红十字站点的同时,走进居民区问计问需。截至今年5月底,全区63个委办局调研主体共参加调研1万多次,调研对象2.3万个,收集问题和建议1.1万余条,成为全区开展大调研工作的中坚力量。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