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泖港湿垃圾资源化处置全覆盖 处置网络及能力优化

2018-6-7 14:47:08发布64次查看

据松江区消息:在泖港镇新建村和徐厍村的田间路边,2个村的湿垃圾资源化处置站已建成。湿垃圾日处置量达2吨,积肥周期大大缩短,处置率高,利用率也高,农村湿垃圾在资源化处置站里实现再利用。
  “日常片区巡查中,我经常遇到村民反映,自留地和零星垦荒地上的农业生产垃圾既不能随意丢弃在道路或河道边,又禁止焚烧,不知该如何正确处理。”此前,泖港镇曙光村的网格长张祥明通过松江人民广播电台《城市精细化管理·听民智集民意——市民对话街镇主任、镇长》访谈节目,向泖港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杜劲松提出了这一疑问。
  农田水稻秸秆通过机械化收割,可边收割边粉碎还田,而农民自留地、宅前屋后的菜园和杂边地产生的农作物垃圾成分易腐烂,属于湿垃圾,且其多为有机植物,经过生化处置通道后可转化为有机肥。此类垃圾如何正确高效处置,是当前泖港镇在环境建设中面临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目前,泖港镇正在全镇逐步布点湿垃圾资源化处置站。”泖港镇社区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湿垃圾资源化处置站未建成时,此类农村湿垃圾由村民自行搬运至各村的农作物垃圾临时堆放点,再由各村委会收集,通过田头积肥池积肥还田的方式处理。然而,对部分距离较远或是年老的村民来说,将农作物垃圾搬运至临时堆放点耗时又费力,一些村民习惯于将此类垃圾就近丢弃,或是倾倒在自然形成的其他田间地头临时堆放点,这给农作物垃圾的收集带来了困难。此外,通过田头积肥池积肥还田的处置方式自然积肥时间约为6个月,添加酵素后的积肥时间仍需3个月,成肥周期长、效率低。
  新建村的湿垃圾资源化处置站去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后,附近焦家村等村的湿垃圾处置难题也得以缓解,徐厍村的湿垃圾资源化处置站同样能惠及邻近村。通过村委会之间的协商,固定时间点,将有保洁员前往新建村和徐厍村的邻近村收集湿垃圾,并将其运送至湿垃圾资源化处置站。在处置站的操作台上,工作人员经过精细分拣,其他细小杂物如石头、玻璃、塑料、金属等被一一拣出。分拣好的湿垃圾被推入进料口粉碎,通过脱水、除臭、除菌、发酵、烘干等工艺,再经过5-7天的发酵,粉碎后的湿垃圾最终变成干泥巴状、无臭味的有机肥料。“这些有机肥料直接还民使用、还田使用,每天无固定分发时间,村民随时可以来取。”泖港镇社区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通过提升处置能力、完善处置网络,抓紧把湿垃圾高效生化处置全覆盖到所有行政村,泖港镇农村湿垃圾资源化处置正全面布点推开。规划于腰泾村的日处置量为10吨的镇级湿垃圾资源化处置站,预计于今年年底前启用。“镇级湿垃圾资源化处置站启用后,湿垃圾资源化处置将覆盖更多的村。”泖港镇社区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将对镇级湿垃圾资源化处置站的湿垃圾消纳量,此类垃圾的产生量和实际处置能力之间的差额进行排摸。根据排摸后的差额数,计划在五厍地区再合理规划建设一个湿垃圾资源化处置站。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