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至17日三天,辅读学校迎来了香港姊妹学校——保良局陈丽玲(百周年)学校的10名学生、5名教师和3名家长。此前,辅读学校与香港特殊教育学校一直保持良好的交流和互访活动,多以参观走访、交流学校整体工作为主,像这样彼此深入课堂、切实探讨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还是第一次!
第一天上午9点30分,在简单的参观校园后,我们举行了一个简短而又隆重的欢迎会。王校长表达了对姊妹学校来访的热烈欢迎,并赠送了我校特色的烫画作品、画册、纪念旗以及吉祥物玩偶。香港学校则向我校回赠了他们的纪念旗、特色艺术作品和香港特色点心,场面温馨而热烈。欢迎会后,10名香港学生分别进入我校六、七、八年级,随我校学生一起参与语文、数学、生活、运动学科的学习。两校教师还分为体育和美术两个小组,分别商讨后面两天的协作教学事宜。老师们畅所欲言,从主题的确立、目标到环节的设计、分工协作的安排,加上对教学环境的实地考察、对学生情况的了解,以及材料的准备和细节的讨论,不断交换意见和想法,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二天主要是旱地冰球课堂教学实践与交流。第一节课由我校教师主教,香港教师助教,而第二节课则由香港教师主教,我校教师助教。在一场简短的旱地冰球比赛后,拉开了教学序幕。两校孩子通过简单的自我介绍彼此迅速熟悉,热身活动和体能训练也帮助他们快速进入状态。握杆、原地运球、带球走、抢球射门作为两节课主要的教学目标,在两校教师的精心设计和融洽配合中一点点达成。 最后一对一、二对二的抢球射门游戏,更是将整节课所学技能进行综合,也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课后,所有教师围坐,针对课堂教学及时开展总结研讨。香港教师课堂把控能力、游戏设计的趣味性、我校教师的教学状态、学生高超的水平是大家总结中提得最多的。
第三天主要是美术教学的课堂交流,主题为“春天”,两节课采取“同课异构”的方式分别进行展示。我校崔宁老师以“春游”为切入点,通过分享春游见闻、开展趣味游戏,引导融入“春游”情境,激活孩子们的创作细胞。用蜡笔、用棉签、用手指,孩子们用简单又不寻常的方式创作“油菜花田”。“人在画中游”的环节,让孩子们的身心获得放松和愉悦,课中完美地根植了艺术治疗的理念。香港吴老师的课,从让学生自主选择颜料开始,激起对春天的感知。本节课创作重点是“大树和花草”,吴老师让学生学习用硬纸板刮、用海绵筒敲、用保鲜膜压、用废纸按等方式,画树干、树叶、花朵,甚至太阳、天空,让美术课堂变得又生动又美妙。课堂在学生满满的成就感中落幕。总结活动中,两位执教老师彼此欣赏,表示都从对方的课堂中学到很多。调动多种感官的感受、淡化技巧重体验的思路、巧借工具助成功的尝试,艺术治疗及戏剧教学的有机渗透,都是美术教学的活水之源。两节课有“大不同”,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王校长深切表达了“希望沪港两地的老师能有更多机会进入彼此课堂,开展深层次教学交流。”的愿望。香港保良局陈丽玲(百周年)学校的甘校长说,“希望大家能够像今天一样,真正把包袱放开,用开放的心态多多交流、共同进步!”交流不为评判,只为搭建平台,创造更多沪港交流、彼此学习的机会,不断推进特殊教育的共同发展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