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浦东新闻

中国诸相——记华东师大二附中人文班社会科学讲座

2018-5-24 0:00:00发布90次查看

  5月10日,华东师大二附中人文班有幸请来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的陈赟博士为同学们开设一堂社会科学的入门讲座。
社会科学囊括历史学、政治学、人类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更好地走进这片奇妙领域,陈赟博士为同学们选择了一个特殊的入口——中国。“中国是什么?中国社会是什么?在我们的眼中的中国是什么?在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是什么?”一个个问题看似简单,却饱含深意;看似浅显,却引人深思,或许深处祖国的美丽山河之中,同学们缺少的,是对这片土地的观察,是对社会的思考。
要用社会科学的眼光看待中国,自然要先学习了解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时空观作为社会科学看待问题的一大角度,分为历时性和共时性,简单的说就是纵向比较时间进程中研究对象的发展,横向比较同一时间中研究对象和其他类似对象的相同与不同。相较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中更加注重的是比较中的发现,比较中的总结。
那么如果以西方人的视角,该如何描述祖国呢?地缘、文明、政治体、经济体、社会共同体、文化体系、观念图示等等,要描述这个研究对象,可以说得太多太多——雄踞亚洲东部,一带一路的源头……而在这万花丛中,陈赟博士为同学们挑出的,是作为文明之地的中国,是作为文化中心的中国。看看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代表,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在西方人的眼中,这极其难以学会的汉字还在东亚诸国之间建立起所谓的“汉字文化圈”,从其中看出的是各国之间千丝万缕的历史联系,是各国之间频繁往来的现实沟通,还是西方人认识东方世界的重要入口。说完文字,课上又刮起“中国风”——中国文化也是世界发展中的风向标,伦敦庄园中的中式佛塔,欧洲画家笔下有着中国服饰却有着欧洲风情的少女,“维也纳制造”的中国瓷瓶……一件件有着中国特色的西方物品,配上陈赟博士严谨而又风趣的分析介绍,趣味盎然。
讲座的时间是有限的,但陈赟博士在有限的时间中为同学们留下的是无限的思考——西方的视角固然重要,同学们终还是要从世界回归中国本身的。作为一个中国人,同学们该如何看待自己的社会,看待自己的国家,看待自己的文化呢?同学们应该更加客观,从多方面、多角度地看待一个事物,而不是管中窥豹,局限的看待问题,只有更加深入了解、更加深入分析祖国,祖国的文化,才能将中华民族的精神传承下去!
【撰稿:2020届6班 隽大泷;审稿:教务处 王骁】
浦东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