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违村居”“美丽家园”“美丽街区”“河道整治”和“创全”“创卫”工作齐头并进,以精细化管理工作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洞泾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翁雷均近日做客松江人民广播电台《城市精细化管理·听民意集民智——市民对话街镇主任、镇长》广播访谈节目,就城市治理问题与市民代表及网友开展互动交流,积极回应大家关注的问题。
翁雷均首先介绍了洞泾镇在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开展的一些工作,随后与4名市民代表就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
来自海欣居民区的柴先生反映,前几年拆违建工作力度很大,小区居民从一开始的不理解到现在看到政府的整治决心和小区环境面貌的改善,变得非常支持这项工作了。最近听到小区居委会在宣传无违居村创建,想问这项难度很大的工作将如何去实现?
翁雷均回应说,洞泾镇“五违四必”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仅去年就拆除了无证建筑、违法建筑96万平方米,尤其是洞泾砖桥贸易城的拆除在全市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力;目前,尚有违法建筑将近6万平方米,今年已拆除1.58万平方米,还剩4.42万平方米。
无违居村创建工作是一场“持久战”,难度的确很大,但也是最贴近老百姓、最受老百姓关注的工作,因此,洞泾镇在创建过程中不仅要加快消除历史存量,实现违法建筑“零增长”,还要将小区内“三合一”、“居改非”、无证经营等问题一并纳入、综合推进,镇里也正在制定“一区一方案”,为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逐步深入开个好头。
长欣居民区珊瑚小区的居民蒋伯华称,原来小区外墙面破旧不堪,但经过去年的修缮,小区面貌大为改观,小区外观是好看了,但是小区内路面破损、绿化少,想了解一下老旧小区后期是否还有改造措施。
翁雷均回应,洞泾镇去年对该区域内的珊瑚小区、铁沙花苑、桂花小区等实施了整体改造,小区整体面貌有了较大的提升。目前部分小区正在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和二次供水改造,因此的确还存在一些道路破损和绿化破坏的现象,镇里将协调有关单位加快工程进度,并且结合洞泾人工智能产业基地的产业布局,把旧改的目标聚焦于建造宜居宜业的科创小镇上来;将继续推进老城改造,完成非成套小区排摸,完善“留、改、拆”方案,力争到2020年完成各类小区的修缮改造;今年内完成全部20个2000年以前建成小区的二次供水改造,推进住宅小区雨污分流工程,力争到2020年完成全镇使用满15年的住宅电梯安全评估和远程监测等,让居民们可以享受更加优质的居住环境。
市民巡访团的郭莉称,在创全检查时发现小区的垃圾分类不太到位,垃圾房建设标准化程度也不高,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意识不强,镇里下一步对垃圾分类有何举措?
对此翁雷均回应,洞泾将采取三个举措提升垃圾分类的实效。首先镇里将加大垃圾分类硬件设施建设,今年再建16座垃圾分类收集亭,完成6个小区的标准化垃圾房改建,实现100户以上小区绿色账户全覆盖;其次在管理方面不断提高物业管理企业的主体意识,落实小区内的分类收集和分类装运,提高分类准确率,同时拓展镇属低价值可回收资源化利用企业“回收宝”的作用,对于居民区老百姓不愿意扔掉的、可回收的、可利用的垃圾通过“回收宝”进行收购;最后通过加大宣传、引导、培训力度,引入第三方社会组织参与小区垃圾分类,进一步提高居民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投放准确率,提升垃圾源头的分类实效。值得一提的是,镇内的不少人工智能相关企业也在落实垃圾分类智能化工作,在此也呼吁广大洞泾市民从自身做起推
进垃圾分类,建设美好家园。
岳女士是从市区搬来洞泾居住的新洞泾人,她很关心洞泾的乡村环境。她看到还有零星的农民宅基房未动拆迁,没有进行很好的管理,看起来和周边的发展很不相称,想问问农民宅基房动拆迁工作目前进展情况如何。
翁雷均回应称,镇里农民宅基房共3001户,通过前几年的努力,已动迁2960户,尚未动迁的还有41户,在全市动迁安置工作方面,洞泾镇应该说是走在前列的。
目前尚未动迁的41户,涉及5个居委会。在这些尚未动迁的宅基房及其周边,存在不少违法搭建、违法居住的情况,乱堆物等环境脏乱差现象比较严重,消防安全隐患也很大。镇党委、政府一直很重视这项工作,也在持续不断地推进,接下来,镇里将采取“四联八步法”的工作方式,也就是联合检查、联合告知、联合约谈、联合整治等“四联”和检查、报告、取证、约谈、告知、强制、处罚、消除等八步,尽快完成动拆迁收尾工作;同时也将尽快厘定当前剩余农民宅基房的用地边界,对存在的环境脏乱差等现象进行综合整治,取缔违法搭建、违法居住,排除消防安全隐患,形成整洁卫生的市容面貌和和谐有序的居住环境;镇里正在加快推进动迁安置房建设,力争年内开工,不折不扣地完成洞泾的农民宅基房动拆迁收尾工作。
对于部分网友提出的公交线路设置、道路建设等问题,翁雷均也一一详细作了回应。他表示,市民可以拨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或者37827790(白天)、57672955(夜间),反映社区治理中的各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