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上海辰山植物园、上海天文台(佘山站)分别举办了以“探秘芳香植物”“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科普报告”为主题的中国科学院第十四届公众科学日活动,传播科学知识,拉近公众和科学的距离。
生活离不开植物,香料植物更像是具有魔法,它让食物充满生动的表情,也开拓了人们的味觉深度,是许多日常食物的灵魂。5月19日上午,一年一度的辰山公众科普开放日举办,本次活动主题为“探秘芳香植物”,因恰逢辰山草地音乐节,游客们在获取科普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尽情地欣赏沪上唯美音乐。
据悉,本次活动主讲人为辰山植物园科普宣传部刘夙高级工程师。活动通过放映科普宣传片、聆听“芳香植物”科普讲座、观看4d电影《生灵之翼》,以及参观科研中心实验室、代谢平台、标本馆、图书馆和园区等多种方式进行。
作为上海市重点科普教育基地,辰山植物园已经连续3年承办科研中心公众开放日活动,今年再度携手上海市资源植物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和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共同策划了这一别样的探秘芳香植物之旅。
同日,位于佘山国家森林公园西佘山园的上海天文博物馆开办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解密”课堂。本次公众开放日,上海天文台特别邀请了空间导航与定位技术重点实验室的专家们,为大家带来一系列的科普报告。其中有宋叶志高级工程师的报告《从基本天文学到北斗卫星导航》,郑为民研究员的报告《vlbi在探月工程中的应用》、帅涛研究员的报告《星载氢原子钟研制及在轨应用情况》、冯学斌博士的报告《导航在智能生活中的应用》、金双根研究员的报告《卫星导航定位及地球科学应用》。
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和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它带着“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独特印记展现在世界面前,能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兼短报文通信能力。北斗具备这些高超本领,要归功于科学家们的群策群力。上海天文台是北斗系统建设的重要参与单位之一,主要研制了北斗的信息处理系统、时间频率系统和卫星激光测距等关键技术。
据悉,本届公众科学日的主题为“科技创新,强国富民”,主要是向社会全面展示中国科学院近年来尤其是“率先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方面创造出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展现科技造福人类的美好愿景,激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科学的关注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