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晚,约5000名观众或撑着伞、或穿着雨衣,相互依偎在辰山植物园的大草坪上聆听雅乐,雨水阻挡不了他们对古典乐的热情。初创于2012年的辰山草地广播音乐节不仅没有遭遇“七年之痒”,反而与上海这座“爱乐之城”逐渐产生越来越强的情感联结。今年,音乐节开始前10天,两日门票就均告售罄。
我区正着力打造“上海文化”品牌项目,辰山草地广播音乐节将成为重点打造项目之一。历经7年,辰山草地广播音乐节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户外古典音乐节。自创办以来,音乐节不断加强观众服务、增强现场体验与互动、提升演出应急预案,凭借着高质量的演出水平,认知度、美誉度、影响力显著提升。而始终不变的,是亲民票价见证的一份“初心”——打造中国水准最高、体验最好、最有创意、听众规模最大的户外古典音乐节。
探索打造“生态+文化”品牌
从7年前的沪上首场草地音乐会,到如今的草地音乐节,辰山植物园探索了一条生态和文化的融合之路,将自然与文化瑰宝同时呈现给游客,传递着“赏花、品乐、乐享人生”的都市文化生活理念。
辰山草地广播音乐节始于2012年。当时,恰逢“星期广播音乐会”30周年,想借鉴德国森林交响音乐会的形式,举办一场贴近自然的音乐会。正值辰山植物园开园2年,秉承“草地就是要让游客踏进去游玩”的理念,经常举办“绿色草坪剧场”演出。这种开放性的绿色环境正符合广播电台的需求,双方一拍即合,催生了沪上公园中的首个“草地音乐会”。“我们去看了许多场地都不合适,后来有人提议到辰山植物园看看,没想到一来就被吸引住了,这里空气优、环境好,简直可以说是一见倾心。”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广播中心何红柳说。
第一届草地音乐会,邀请的是上海交响乐团极有影响力的艺术家,包括余隆、魏松等。在浪漫夜色中结束表演,余隆意犹未尽地说:在这里演出,就像在国外演出!”“
2012年,首次与观众见面的“辰山草地音乐会”吸引了全国媒体和行业内的极大关注,并从全国70个公园文化活动中脱颖而出,获得了“2012年全国公园优秀文化活动”荣誉。不少观众纷纷来电表示希望这项活动能持续开展。
“原本我们只想办一场‘星期广播音乐会’30周年纪念活动,没想到这么受欢迎,加上与辰山植物园合作非常愉快。每次只要提出问题,园方就立刻有反馈,这给了我们持续举办下去的信心。”何红柳介绍说。
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户外古典交响音乐会,辰山草地音乐会迄今已成功举办了7年,自2015年起更是重磅升级为两天六场节目演出的音乐节。这些年,在辰山的草地舞台上,陆续来过捷克布拉格交响乐团、意大利贝里尼歌剧院、俄罗斯圣彼得堡交响乐团等,上演过音乐剧、歌剧等顶尖音乐。今年,又迎来了德国科隆西德广播交响乐团、德国科隆西德广播合唱团、德国西南广播合唱团等带来的“莱茵之声”。
今年的音乐节推出了“经典947咖啡快闪店”“5·20爱的照相馆”以及“经典947音乐季”等一系列创意互动活动,让古典音乐之美渗透到上海最美好的季节中去,“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上海市民的文化生活。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在户外音乐节遍地开花的今天,这个创办了7年的古典音乐节仍能每年吸引万余名观众的原因。
“从这两天售票数量、观众数量上来看,辰山草地广播音乐节已经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户外古典音乐节;从演出团体、观众体验来看,我们也已经和欧洲接轨,与全球最优秀的草地音乐会保持着相当的水准。”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广播中心常务副主任韩磊自豪地说,辰山草地广播音乐节与国际上其他草地“音乐会的最大不同点在于,柏林草地音乐会等国际知名的草地音乐会大多只举办一场,而我们一口气举办好几场,并且有很多创意活动穿插其中。我们打造的音乐节,不单单是音乐演出,还有与观众的互动,以及儿童音乐的传承等等,具有更广泛的意义。”
营造精神文化的后花园
5月20日晚,以“爱的礼赞”为主题的演出吸引了近5000名乐迷在雨中静静聆听。散场后,整片草坪上“一尘不染”,纸屑、空瓶、包装纸等垃圾几乎不觅踪影。大半天的活动结束后,草坪几乎与开场前一样整洁。高质量的音乐会与高素质的观众在辰山草地上相得益彰。
记者在现场看到,今年园方在草坪上增设了垃圾分类的垃圾桶,还有推广绿色出行的现场摆摊等。上海辰山植物园执行园长胡永红曾说:“音乐是对人精神层面的提升,植物则是对草地的提升,两者是相通的。”对园内每棵树,园方都记录下成长档案,不遗余力地将自然财富展示给游客,如今,园方也希望为人类的精神文化财富提供展示平台。
为此,园方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甚至牺牲经济利益,只为观众得到最佳体验。比如,为保证舒适度,在1.2万平方米的场地中,坚持只放6000张坐椅。音乐会出票逐年火爆,可2014年起园方不惜再减少1000个位子,将草地改造成台阶式,让后排观众看得更清楚。音乐会当天,还专门安排了多辆短驳车,往返地铁站口接送。
作为一种轻松、高雅的休闲娱乐活动,户外古典音乐节的形式在国外广受欢迎。然而,这种自然随性的方式也大大受到了天气的限制,目前,柏林、巴黎、维也纳等城市早已形成成熟的户外音乐节品牌,蜚声海外,但因天气原因取消演出也时有发生。
面对大雨,辰山植物园全面火速开启了所有紧急预案:松江气象车早早就位,在园内实地监测,园方通过现场扩声第一时间通报演出情况;演出开始前擦干每一张座椅、为每位观众发放提前准备好的雨衣、安排观众进入温室避雨……此外,辰山观众区草地的先进排水系统,让现场观众免于深陷“泥地”,而是在干爽的草地中欣赏一场纯粹的雨中音乐盛会。既然选择了户外古典音乐会这样的形“式,我们就准备好要承担相应的风险,也做好了最充分的准备。”园方负责人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