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发布生物医药产业三年行动计划
2018-5-18 13:39:57发布249次查看
近日,闵行区政府发布的《闵行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提到,闵行将聚焦发展生物医药研发、医疗器械制造、国际医疗服务三大领域,到2020年,成为上海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制造基地和高端医疗服务集聚区。生物医药这个和市民健康息息相关的产业,将在闵行加速发展。本报记者方雨斌
【好基础】已占全市产业总产值近1/5
生物医药产业是闵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近年来发展迅速。
2017年,闵行区生物医药企业达到109家,其中工业生产总值超亿元的制造企业30家,超5亿元的制造企业9家。区内55家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工业总产值为201亿元,同比增长15.9%,占全市生物医药工业总产值的18.8%,占闵行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的15.6%,在闵行区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中占比6.05%。
在良好的产业基础上,《行动计划》提出,未来三年,闵行区将持续聚焦发展生物医药研发、医疗器械制造、国际医疗服务三大领域,加快新型疫苗、生物化学新药研发生产,做强医用器材和生物制药设备制造产业,积极培育智慧医疗、大数据智能医疗及服务等健康医疗新业态,着力突破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精准医疗等生物治疗关键技术,努力搭建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到2020年,闵行将成为上海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制造基地和高端医疗服务集聚区。
【重布局】“大虹、大紫、大绿”全线推进
《行动计划》中提到,闵行区生物医药产业已具备了较为坚实的发展基础,但产业发展空间较为有限,产业聚集度有待提升。因此,闵行区提出在现有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布局的基础上,聚焦临港浦江国际生命健康城、上海智能医疗大数据产业基地和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构建“东南北”布局的产业研发、制造和服务高地。
在东部,闵行将构建临港浦江国际生命健康城,通过“健康医疗大数据”驱动,采用“产、医、研、用”整体融合的创新发展模式,实现产业研发基地、医学中心与健康应用基地三轮联动,构建资源互动共生的产业生态链,打造全球健康医疗科技产业发展新高地。
在南部,规划打造上海智能医疗大数据产业基地。重点聚焦智能医疗大数据中心、干细胞和再生医学、创新诊断三大产业板块,建设包括医学大数据、前沿检测技术、创新治疗技术研发、智能医疗器械与软件创新研发、医疗网络信息创新研究等创新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引进培育智能医疗等重点领域的国内外领先公司,打造亚太地区重要的精准医疗数据中心。
在北部,以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为主体,将建设国际医疗服务基地。以建设国际水平的健康医疗旅游综合体为目标,立足大虹桥、辐射长三角、定位国际化,打造健康旅游核心区,逐步形成以医疗服务为核心,集“医、教、研、康、养、游”为一体,产业链延伸的高端医疗服务集聚区。
【新业态】智能+医疗打健康服务牌
除聚焦化学药物、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医药装备等重点领域,人工智能医疗产业将是未来闵行着重培育的新业态之一。
3月12日,一场中英项目智能医疗专场对接会在紫竹国际教育园区举行,牛津大学的一批专家学者带着大脑诊断技术、软骨修复术、新型脑血管支架等智能医疗项目来到闵行开展合作。而在去年末,闵行投资2.5亿,与上海交大共同建设医疗机器人研究院,要建医疗机器人产业的“硅谷”……从这一系列动作中,都可以看到闵行对于智能医疗的重视程度。
《行动计划》中明确将推进人工智能医疗产业在闵行的发展。其中重点发展精准医疗、智能医疗设备、生物医药研发、医疗云计算等产业,引进培育智能医疗器械与软件系统、精准诊断、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相关领域先进企业,建立包括医学大数据、前沿检测技术、创新治疗技术等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智能医疗大数据产业基地,构建亚太地区重要的精准医疗数据中心,打造“产研医”健康医疗科技产业发展新高地,逐步形成国家级智慧医疗、个性化精准医疗产业新兴集聚区和健康医疗创新应用示范区。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