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庄镇社区教育始终以“服务社会发展进步,服务社区群众需要”为宗旨,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成为我镇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号召力的特色和亮点。目前,社区教育送教进社区主要依托学校的两个团队平台——社区讲师团和民生莘课堂。社区讲师团成立于2002年,十三年始终如一,坚持把居民有需求的优质课程送到他们身边。民生莘课堂始于2010年,是与闵行区域内11家委办局行共建开展活动,把最新的政策法规、便民利民信息及时传递给居民。
一、团队志愿者结构
1、社区讲师团
目前,讲师团由五部分志愿者组成——固定志愿者、闵行中心医院医生志愿者团队、莘庄中学教师志愿者团队、司法所律师事务所志愿者团队、闵行区委党校讲师志愿者团队。
前期,考虑到志愿者送教途中的安全和年龄上升伴随的身体健康问题,调整优化了讲师团队伍结构。即70岁以上的志愿者退出讲师团队伍,以顾问团成员形式参与服务,他们全程参与小组教研活动,为其他教师上课出谋划策;同时一学期在家附近社区上1-2次示范课,其他教师自主前往观摩。65—70岁的志愿者尽量以居住地周边的片区上课为主。
闵行中心志愿者团队、莘庄中学志愿者团队、司法所律师事务所志愿者团队、闵行区委党校志愿者团队,正成长为志愿者队伍中的新力军,他们每年号召在职优秀志愿者参与社区教育活动,锻炼自我的同时,也为社区普及更多专业知识,为居民的身心健康、家庭教育、普法宣传、时政党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民生莘课堂
莘庄镇社区学校以“民生莘课堂”为载体,开展了以“聚焦热点,共享和谐”为主题的与局行团组织结对共建活动。自2010月起,共与闵行区公安局、房管局、气象局、教育局、环保局、法院、人保局、卫计委、规土局、民政局、建交委共十一家单位开展活动。
二、活动组织形式及内容
1、菜单式点课,满足自主需求
社区讲师团以送教上门的形式为全镇55个村居委教学点提供课程。为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基层意愿,讲师团实行菜单式选课模式,由讲师团志愿者提供课程菜单,由教学点根据居民意愿自主选择授课志愿者和宣讲内容,每个教学点一般每年选课4-6节。在此前提下,学校再进行综合平衡、协调,编排出每学期授课安排表,发放到各教学点和每位讲师团志愿者手中。社区学校安排每个片区有一位学校联络员,经常下去听课。一方面督促教学点做好组织工作,一方面加强自我学习。此举充分调动了教学点推进社区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激励了讲师团志愿者的责任心和创造性,更用心备课,服务社区。
2、多元形式参与,丰富活动内容
“民生莘课堂”这一品牌经过几年的运行实践,得到了上级部门领导的肯定和社区居民的普遍欢迎。活动形式也从前几年单一的讲课、宣传,到现在形式多元,真正近距离走进局行,与工作人员互动交流。
近两年,我们每年开展四次活动,局行志愿者共计二十多人参与,每年近250多名居民参加活动。其中5月左右是大型户外咨询活动,邀请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委办局行,在户外开展公益咨询,就居民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耐心细致的咨询解答。还有三次是体验实践活动,参观环保局、气象局,对关心的气候、环境保护等问题进行现场解惑;公民警校组织暑期青少年参观警犬基地、闵行区110指挥中心,互动体验;法院除参观外,还组织旁听了一场居民感兴趣的民事案件审理,最后与主审法官面对面一起探讨分析案件,让大家受益匪浅。
从单一的送教上门到现在多元的形式,相信一定能使居民更全面、更准确地了解委办局行的最新政策信息,也相信委办局行在多倾听居民的心声后能制定出更合理、实用的政策,更好地为居民服务。
三、工作设想
1、完善讲师队伍,优化课程建设
继续号召居委及相关部门积极发掘社区内适合社区教育的志愿者人才和团队,不断充实和优化志愿者队伍。社区课程建设方面加强教研组研讨,不断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区委党校的课程资源,把优质课程以视频形式及时送至居委教学点;用足用好闵行区中心医院、莘庄中学、司法所等现有志愿者团队优质资源,使其能逐步成为讲师团的主力军;课题的选择今年在菜单式选课的前提下,新增了一栏居委自选课题,以教学点居民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不仅可以选课,还能自主点课,不断满足居民们的个性需求。
2、整合优质资源,丰富活动形式
“民生莘课堂”活动开展多年来,形式上不断丰富——授课宣讲、宣传咨询、体验实践,居民们也收获了更多信息和知识。下阶段一方面继续挖掘区域内优质委办局行加入,充实队伍,为居民提供更多信息资源。另一方面,倾听征询共建局行意见,调整部分活动形式,满足社区居民实际需求。
社区讲师团和民生莘课堂是社区教育送教进社区的两个重要教育平台,希望我们的不断努力,使其能成为受居民欢迎的社区教育优秀品牌,促进社区教育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