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社局在大调研中发现,基层对于人才居住证积分业务办理量大、业务繁忙等问题反映普遍。通过深入分析,人才服务工作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窗口业务量逐年递增,经办人员愈紧缺。2015至2017年人才居住证积分办理量年增幅在25%左右。今年1-3月办理量2285人,同比增长7.73%。同时,居转户、人才引进等受理量年增幅也在12%左右。自2017年1月起,外国人就业证和专家证“两证合一”后,该项工作整体移交至区人才中心窗口受理,业务量持续增长。而本区人才服务中心自2013年核定编制18个后再无扩编,且按照10%空编率,实际在岗人员保持在14人左右,一直处于业务量增人未增状态。 二是服务触角不断延伸,统筹兼顾有难度。自本区于2017年推出“满意100”人才集聚工程后,为确保人才新政的落实落地落细,区人才服务中心在人手紧缺的情况下,专门组建了人才政策宣讲队,深入园区、企业和街镇开设了23场宣讲会,惠及1500多人。同时随着本区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各类人才持续集聚宝山,为了给人才提供精准化服务,区人社局还在重点园区建立了9个人才服务工作站以及组建了120多人的人才工作联络员队伍,服务站的巡回活动和联络员队伍的日常管理,使原本工作人员配备“捉襟见肘”的状况更加“雪上加霜”。 三是积分政策把关严控,申请过程较繁琐。积分有效期缩短。原人才类居住证有效期分为1年、3年、5年,现居住证积分有效期为1年,且必须在失效期前办理相关续签手续,否则不能继续享受相应的基本公共服务。申请流程繁复,个人申办居住证积分必须完成单位网上注册、单位信息窗口校验,个人网上申请、单位审核、受理窗口复核等五道程序。同时,受理后还要进行学历的教育背景核实、人事档案调阅等流程。有时会根据申请人的实际情况,需当事人提交相应佐证材料进行多环节的复验、复核。申请材料较多。由于申请积分要素的不断扩充,上级条线部门依据主申请条件,要求申请人提供相对应的证明材料,使窗口接待中收件材料增加,验核内容增多。 针对这些瓶颈问题,区人社局将着力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系统施策,着力提升窗口人才服务效能,增强区域人才的获得感。 一是着力挖掘内部潜力。一方面,加强岗位技能培训。继续开展“服务质量年活动”,着重加强跨条线、多岗位的政策培训的和操作实训,使后台人员在窗口高峰时段能参与抢高峰、抢进度。另一方面,深化“一口受理”制度。目前人才服务窗口已推行“专项业务专窗优先,积分业务全窗通办”的模式。同时,探索实施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协同办理的模式。 二是不断优化服务流程。落实“容缺受理”制度。对居转户、积分申请、外国人就业许可等业务办理中非核心材料,采取先受理后期补的方式,以减少单位来回交材料的次数。开设“预约受理”制度。对办理量较大的单位,实行提前预约,错峰受理的方式,以缩短企业hr等候时间和有效分流窗口高峰形成。探索实施“远程受理”模式。立足园区,进一步发挥园区服务企业、贴近人才的职能和优势,以人才服务站为中心窗口业务受理的延伸点,依托服务站兼职工作人员现场把关验核原件,并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部分业务远程预受理或线上审核,申请材料在规定时间内可通过快递或由园区集中送至区人才中心服务窗口,力求做到“只见一次面,最好不见面”。 三是有效缩短审核时限。积分申请业务实行三级审批制度,区级初审、市中心审核、市局审定,时限为20工作日。目前区级初审新办业务在6个工作日左右,续办业务在4个工作日左右,并设有“特事特办”申请,给予优先审核的便民措施。接下来,区人社局将压缩30%区级初审时限,以进一步加快审批的流转速度。并适时扩大快办、优办范围,切实为人才提供便捷、质优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