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区培智学校在上海市教学成果奖评比中获两项大奖
2018-5-3 10:10:59发布72次查看
在上海市人民政府开展的2017年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中,宝山区培智学校的课程研究成果和自闭症儿童支持研究成果分别荣获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与一等奖。其中获得特等奖的成果《培智学校课程的个别化设计与应用》被推荐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工作,现已顺利完成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申报工作。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国务院确定的国家级奖励,每4年评选一次,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2013年首次明确为包含基础教育(含幼儿教育与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含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含成人高等教育)三类,2017年为基础教育成果的第二届评选。
宝山区培智学校为适应学生残障程度重、类别多、差异大的特点,贯彻新时代“办好特殊教育”的精神,落实教育部与上海市教委颁布的特殊教育相关课程文件,结合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医教结合实验区建设项目,与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合作,对培智学校个别化教育教学问题进行了多年的行动研究,形成了一系列标志性的教育教学成果。
一是包容个体差异的课程设计。在国家课程文件要求下,采用通用教学的原理设计课程,构建基础、发展、补偿相结合的课程结构。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估,分析学生个别化需求,合理设置各类课程,制定适切的目标与内容,开发系列化、多元化的课程资源。二是灵活有效的课程实施路径。架构网络平台,整合各类课程资源,通过科学评估、共同研判、按需设置、动态调整的螺旋式路径,设计个别化教育方案,在多样化教学组织与策略的支持下,实现“评估、课表、目标、内容、学法、评价”的生本化课程实施。并通过家校互动,社校联动,巩固教育教学效果。
三是满足需求的课程实践模型。在实践中,对经典课程理论“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的闭环系统进行探索,强调课程设计与应用不仅要依据课标,更要根据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来研判,不断进行个别化调整,归纳出更具包容性与开放性的培智学校课程实践模型,使学生的发展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宝山区培智学校在特殊教育深化改革时期,充分地发挥了宝山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的辐射作用;并通过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医教结合实验区项目交流、国培等各种途径,向全国1000余所学校推广并实践课程改革的成果和经验,促进了特教发展与普特融合的学术交流,为全国培智学校课程改革提供了先行先试的典型经验。
宝山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