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参观实验室到逛艺术馆,从看生物样本到看展览,从“请人吃饭”到“请人去剧院”……文化,正浸润着张江这座科学城。4月28日,张江戏剧谷正式启动全年演出季,演出季涵盖了传统戏曲、经典话剧、音乐及沙龙、艺术展示及赏析等,月月有演出剧目。此前,一票难求的话剧《原野》《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等都将陆续上演。
打响上海“四大品牌”承载着上海追求卓越的雄心壮志。当前,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就要大力发展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文化产业,支持文化展示、文化演艺、文化市场发展,增强文化辐射力集聚力,使上海文化金名片更加闪亮。上海人曾说为看一场戏要过一条江,如今在张江科学城里,也将从一场戏剧开始,形成浦东文化新地标,打造成为功能复合、有生命力与创造力的文化集群。
海量优秀剧目 将在张江集聚
话剧《原野》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倾力制作,知名导演何念执导,曾在去年春天掀起一阵舆论高潮,2017年3月、6月连续演出两轮,好评如潮,一票难求。
这道上海话剧迷心中的 “白月光”,今年三季度将在张江戏剧谷内上演,将成为2018年不容错过的文化剧目。
在此之前,5、6月在张江戏剧谷还将率先上演另一场“大戏”——话剧《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剧本改编自科幻作家杰罗姆·比克斯比生前完成的最后一部小说。《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由曾执导《12个人》《生存法则》等多部经典剧目的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导演田水执导,吕凉、宋茹惠等演员联袂出演。
据介绍,作为上海唯一一家国家级专业话剧团体,也是中国最优秀的话剧团体之一——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已与张江戏剧谷达成合作,每季度将于此上演其自主创作的经典佳剧。
除了经典话剧外,传统戏曲、音乐沙龙、艺术展示及赏析等富有文化内涵的系列活动也将全年在张江戏剧谷陆续展开。
设立国粹艺术 孵化基地
张江正从最初的文化创意产业“试验田”,逐步成长为全国知名度和集约度较高的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2017年,张江文创园区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再创新高,去年园区营收约达489亿元,连续5年复合增长率大于18%。
张江文化产业“底蕴”已成,接下来摆在张江面前的是,如何汇聚内容IP资源,将张江的文化生活“热”起来。
位于张江路69号的张江戏剧谷,前身是上海动漫博物馆。去年年初启动改造后,这里已率先“热起来”,增加的可用于会展及各类演出使用的多功能剧场文创活动不断,二楼还配置了展示馆等空间载体。
在当天演出季发布会上,还公布了一系列合作项目:携手古凡音乐机构、山闻文化艺术平台等设立“文化类孵化基地”,将张江文创资源与专业机构对接,共同培养优秀文创项目。
据张江戏剧谷方面介绍,未来还将设立“国粹艺术孵化基地”,重点开展昆曲、沪剧、越剧等国粹艺术演出展示,并不定期举行青年艺术家沙龙。“越剧王子”赵志刚,昆曲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沈昳丽等受聘作为基地艺术导师。
因高科技而驰名世界的张江,也曾有过“文化沙漠”的印象——科技非常发达,但文化处于边缘地带。随着张江科学城建设步伐的加快,张江不但生活配套逐渐完善,越来越多的文化地标也落户于此,让外界可以从“文艺味”中认识一个丰富、立体、有温度的科学城。
据了解,改建后的张江戏剧谷,还增加了弧形时空序馆,并对参观动线进行优化,动漫衍生展览展示、艺术作品鉴赏等,也将不定期在此举行。